“圣雄”甘地(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2 14:37:57

不久,各地爆發了武裝起義,有的地方宣布獨立,建立自治政權。
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正脫離“非暴力”的軌道,走向暴力革命。英國殖民當局嚇壞了,他們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張,便改變了策略。1931年1月,殖民當局釋放了甘地,撤銷了取締國大黨的禁令。隨后,與甘地達成了協議:甘地改變不合作態度,停止不合作運動,而當局則釋放政治犯,允許沿海人民煮鹽。這就是《甘地—艾爾文協定》。《甘地—艾爾文協定》只是滿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沒有獲得獨立。但協議已簽,人心已渙散,其余堅持斗爭的人都遭到了無情的鎮壓。從甘地的愿望來說,他不想看到暴力和流血事件發生,堅持以“非暴力”形式斗爭,因而簽訂了這一協議。可這與他為之奮斗的印度獨立的目標相去甚遠。
因此,以后,他又發動了幾次“個人不合作運動”,繼續為印度獨立而奮斗。他多次被捕入獄,多次絕食祈禱。在他和其他一些志士的努力下,印度民族獨立的運動依然進行著。在為祖國獨立解放而奮斗的同時,甘地也為了消除種姓制度、消滅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紛爭而斗爭。他周游全國,到處進行演講,常常為此而絕食。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這位身體消瘦、神情疲倦而堅毅的老人冒著生命危險,調解兩個教派的爭端。功夫不負苦心人。
1947年6月,印度半島建立了兩個獨立的主權國: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經過長期的斗爭,印度人民終于獲得了獨立。在成立印度聯邦制憲會議上,甘地被稱為“過去30年來的向導和哲學家,印度自由的燈塔”。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則稱他為“印度自由的建筑師”。
獲得了如此巨大榮譽的甘地,依然保持著他極端樸素的本色,依舊赤著上身,剃著光頭(這種裝扮是效法古代的苦行僧),隨身帶著紡紗機,一有空閑就紡紗(這是為了振興印度的民族紡織業,主張自力更生而作出的表率)。
1948年1月30日,79歲的甘地在一次調解教派紛爭的活動中被一個極端分子槍擊,而離開人世。“圣雄”甘地多彩斑斕而業偉功豐的一生結束了,但他永遠活在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