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陰謀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2 13:59:26

當日本的鐵蹄踏入中國的時候,歐洲上空也彌漫著濃厚的戰爭氣氛。
1938年3月,德國一槍不發,便吞并了奧地利,接著又緊盯下一個目標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地處歐洲中心,德國人占領捷克后,就可以把它做為向東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進擊英、法的重要陣地了。在靠近德捷邊境的捷克蘇臺德區,有300多萬日耳曼人。希特勒利用這地區居民和德國人同一種族的關系,在那里也搞了納粹黨組織,并指揮他們不斷制造事端,要求“自治”。
實際上是要脫離捷克斯洛伐克,歸附德國。希特勒叫嚷著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國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們“伸張主義”。他揚言要對捷發動戰爭,又大規模的向捷克斯洛伐克邊境調集軍隊,擬訂了“綠色計劃”,準備10月1日為進攻捷克的日子,眼看兵臨城外,捷克政府也加強邊境的作戰兵力。兩軍對峙,戰爭似乎就要一觸即發了。在這危急時刻,最傷腦筋的是英法等國領導人,英國首相張伯倫徹夜不眠。
1938年9月13日,希特勒收到張伯倫一份十萬火急的電報。電文是:“由于局勢越來越嚴重,我有意前來看你,以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我想乘飛機前來,并準備明天動身。”堂堂的大英帝國首相,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見希特勒呢?原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捷克在英法保護下恢復了主權,同英法都訂有互助同盟條約。如果德軍進攻捷克,英法按照條約規定必然卷入對德戰爭中,西歐的戰火就將蔓延開來。由于考慮到自身的利益。
張伯倫緊張萬分,法國首相達拉第也膽戰心驚,達拉第打電報給張伯倫,催他去見希特勒,要他“盡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張伯倫匆匆趕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個小時的飛機,在慕尼黑著陸。之后,又乘坐3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德國的貝斯加登拜見希特勒。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在為侵略捷克的事大傷腦筋。因為當時的德軍實力有限,準備攻打捷克的只有12個師,而捷克卻有35個裝備精良的師;德國的國防軍參謀部反對侵略捷克的軍事冒險;如果英法堅決站在捷克一邊,希特勒的如意算盤就落空了。如今張伯倫登門求和,這不是現成的敲詐機會嗎?希特勒和張伯倫的談判在一間密室秘密進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