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1 20:27:32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診斷活動
一、辯論一
兩個句子中的“的”可不可以省去:
。ㄔ趯W生自讀課文、老師巡查時,唐傳岳同學提出來的)
。薄“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在這一句中,有點同學說不用“的”顯得直接點。但有的同學說要用“的”,這里突出了嫩葉是帶黃色的,而不是突出柳絲。
。、“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這一句,經過辯論,大家明白了在這里多了一個“的”,朗讀中的停頓提升了感情,用“的”比不用好。
二、辯論二
第一、二自然段能否對調:
我昨天在解讀這篇課文時,用攝影的畫面感來感受課文:
一個攝影師到郊外去拍攝春天的美景,當他用廣角緩緩地拍攝著光彩奪目的春天時,突然發現了燕子(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第二自然段)他被燕子吸引住了,馬上對燕子來個特寫(第一自然段),跟著一直追蹤著燕子的活動(第三自然段),直到定格了燕子飛累了,停在電線上的美妙畫面。
所以,我認為應該把第二自然段放在開頭,這樣子畫面的流暢性就很強。
早上回來跟游老師討論,她說調換后變得很尋常,平時都是這樣寫的,而把燕子放到開頭,先突出重點,反而有新意,不妨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意見。
課堂上,當我提出這個質疑時,讓我驚喜的是,沒有同學附和我,而是都有自己的思考,“換”和“不換”各占一半意見。
下面是同學的意見:
同學一:不換,把燕子特點放在第一自然段,突出主題。
同學二反駁:換,攝影師無心拍燕子,但被燕子吸引了,這樣也可以突出,成為主題。
同學三再反駁:標題是“燕子”,說明攝影師是有備而來去拍燕子的。
還有同學反問我:如果你是攝影師,你想拍燕子還是拍春天?
在這個辯論結束后,我引導學生這樣看待文章的結構:
寫東西,不要千篇一律,如果個個都按照一樣的順序寫,還有味道嗎?如果我想突出什么重點,我先寫什么,再寫其他。
跟著讓學生翻開單元的習作,提出準備要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