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當戰役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9:07:52

色當戰役是普法戰爭的一個重大戰役。
普奧戰爭結束以后,普魯士日漸強大,但是,緊靠法國南部的四個小國還仍然沒有被俾期麥統一,而俾斯麥是下決心要統一除奧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國家。所以要實現德意志的最后統一,必須統一這個小邦國。
可是,俾斯麥知道,這四個小國緊靠法國,法國也早懷有吞并之心,一旦普魯士強行占領,法國豈會善罷甘休?更何況,法國離德國最近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俾斯麥也早就瞄準它們了。
對于正處高峰時期的俾斯麥來說,找個借口與法國打一仗,既統一了南部四小國,又占領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是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與法國開戰的機會遲遲未到,俾斯麥等得手癢癢的。再說法國一方,當時是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當皇帝,史稱拿破侖三世。這個人是個政治陰謀家和軍事冒險家。
1848年法國革命失敗后,他竊取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大權,又于1851年12月發動政變,恢復帝制,建立了歷史上所說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拿破侖三世是個獨裁、殘暴、狂妄之徒,總希望通過戰爭稱霸歐洲,當時皇后歐仁妮就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么當皇帝?”這樣一個人,當然不會坐視普魯士的強大而不顧。他曾露骨地表白,“德意志不該統一,應分成三個部分,南北德國應該對立起來。這樣法國才可以從中漁利。”不僅拿破化三世如此,當時法國的另一位大臣梯也爾也哀嘆:“奧地利的失敗意味著法國400年來遭到的最大災難。
從此,失去一張阻止德國統一的王牌!”這樣,普、法雙方各懷鬼胎,開始了明爭暗斗,都在尋找挑起戰爭的契機。法國率先一步,普奧戰爭剛結束,三世就派人要求普魯士兌現戰前許下的諾言,要求普魯士同意法國侵占比利時和盧森堡。并婉言提起德意志南部四小國的領土劃分問題。
這無異要從普魯士身上咬去一塊肥肉,“鐵血宰相”俾斯麥當然不會同意。不過他使了個心眼兒,沒有明確予以拒絕,而是要求法國把這事寫成備忘錄,“我好回去給我們國王商量”。法國大使不知是計,就照辦了。
俾斯麥拿到備忘錄,沒有去見皇帝,而是把它送給了同樣想稱霸歐洲的英、俄,試圖挑起英、俄與法國的矛盾。拿破侖三世知道了俾斯麥的做法,火冒三丈,決心與普魯士決一雌雄!盡管如此,法國并未立刻動武。
但接踵而至的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終于使戰爭爆發了。
原來,西班牙女王伊沙貝拉被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女王流亡國外,王位空缺,俾斯麥看到有利可圖,就派人收買了新成立的西班牙臨時政府,提議讓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堂兄利奧波德親王去繼承西班牙王位。
俾斯麥的意圖很明顯,普魯士的親王做了西班牙的國王,法國腹背受敵,打起仗來,普魯士前后夾擊。拿破侖三世也看到了這種危險,隨即就把抗義書遞到了普魯士國王手中,抗議書說,西班牙王位應由西班牙人去坐。否則,法國也可派去一個國王!對此,俾斯麥非常氣憤。
同時,法國政府內部議論紛紛,不少人要求普魯士收回成命,否則將把這件事視為戰爭的原因,雙方劍拔弩張。突然,事情卻有了轉機,利奧波德親王在別人勸說下,宣布放棄西班牙國王候選人資格,他說:“本來,只要西班牙人擁戴,我可以去作他們的國王。但我不想為此引發一場歐洲戰爭。”
于是,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就告結束。
可是,拿破侖三世看到事情這么簡單就完結了,認為普魯士害怕他,所以他得寸進尺,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他令法國駐柏林大使去面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要求普魯士作出書面保證,保證今后決不再派任何普魯士國王家庭的人去任西班牙國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