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8 16:17:04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作文 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填報指導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4.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
二、教學重點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人新課
1."戰國時候"是什么時候?(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離現在兩千多年了。)
2.秦國是當時"七雄"中最強的一個,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心。趙國的東面是比較富強的齊國,西面是強大的秦國,趙國處在兩大強國之間,因此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系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
3.今天我們學習的《將相和》就是發生在秦,趙兩國之間的故事(板書:將相和)。
三、檢查預習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課文,課后糾正字音。
3.說一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4.課題中的"將""相"分別指的是誰?"和"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四、講讀課文的第一部分
1.默讀第一部分。(出示"完壁歸趙"掛圖)
2.思考討論:
(1)"完壁歸趙"這個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
(2)給這一部分加小標題。(完壁歸趙)
3.指導朗讀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教學要點:
學習"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體會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和廉頗的知錯就改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回憶這部分的主要內容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出示"澠池相會"的掛圖)
1.指名讀第二部分。
2.思考、討論:
(1)"澠池相會"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從"澠池相會"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個人?
(2)給第二部分加小標題。(澠池相會)
3.指導朗讀第二部分。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出示"負荊請罪"掛圖)
1.指名讀第三部分。
2.思考、討論:
(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聯系?
(2)第三部分主要內容是什么?
教師講解"上卿"。
"卿"是一種官職,分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頗在趙惠文王16年時,因伐齊有功,被提升為上卿。如今藺相如也撇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會時,位置站在廉頗的右邊。秦漢以前,以有為尊。可以說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
3.指導給第三部分加小標題。(負荊請罪)
4.思考、討論:
(1)藺相如對廉頗的傲慢無禮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一個人?
(2)廉頗為什么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中可以看出廉頗是怎樣的一個人?
5.指導朗讀第三部分。要讀出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胸懷寬廣的品質。
四、布置作業
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總結;復述課文第三部分內容。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全文
二、復習總結
1.三個故事的小標題各是什么?
2.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系?
3.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個故事有什么聯系?
三、指導朗讀全文
四、指導學生完成"思考?練習"4
1.指導書寫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壁:底下是"玉",不要和"壁"相混。
允:是"充"去掉上面的"亠"。
廉:注意與"謙"相區別。
侮:右面是"每",不要寫成"母"。
辱:上半部不要忘記寫撇。
2.指名說說"理屈""能耐"'示弱""絕口不提""完壁歸趙"等同語的意思。
3.抄寫詞語,每個詞寫兩遍。
五、指導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1.給五分鐘,讓學生默讀課文中"負荊請罪"的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可以展開適當的想象和聯想。
2.同座同學先互相說一說,然后在班上指名說。
板書設計:
將相和
將 相
完璧歸趙 勇敢機智
百戰百勝 澠池相會 不畏強暴
居功自傲(不和)
負荊請罪
勇于改過 (和) 顧全大局
(以國家利益為重)
14 掛兩支筆的孩子
教學目標:
1.繼續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說出課文哪一段詳寫,哪幾段略寫,更好地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9個詞語的意思;能用"無論……都……"、"一……就……"、"嚴肅"造句。
3.認識過渡句、段,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能借助過渡句、段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4.能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5.懂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為別人服務的道理。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能借助過渡句、段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分段和概括段意;教學第-段;完成課后4題和作業本第2、5兩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齊讀,導入新課。
二、認讀本課的3個生字和9個詞語。
三、生默讀課文,分段,口頭概括段意,板書:掛筆→不掛→重掛。然后,完成作業本第5題。
四、
1.抽讀第一自然段,理解"魔術"的意思,辨別"芯"、"心"、"蕊"。
提問:這小節寫圓珠筆"妙極了",表現在什么地方? (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回答,導出板書:喜愛)。
生帶著喜愛的情感朗讀本節。理解反映小鍵功能的語句為什么用分號(三種顏色并列,三個分句并列)。
2.抽讀第二自然段,了解"教授"、"作家"、"記者"各是什么樣的人(這些都是有文化的人,有扎實廣博的知識,受到人們的尊敬)。
生按思考題(為什么陸小亮見教授他們口袋里都插上兩三支筆,自己就要掛上兩支筆?)再讀課文,回答,導出板書:羨慕。隨后結合課文,用"無論……都……"造句。
生帶著喜愛、羨慕的思想感情齊讀本節課文。
五、課時小結。生完成課后題4和作業本題2。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第二、三兩段,結合課后題3,理解過渡段的作用,完成作業本第1、3兩題。
教學過程
一、聽寫鞏固本課的生字、新詞。
二、
1.抽讀第3小節,理解過渡段承上啟下、連貫一、二兩段意思的作用。
討論:本小節應歸第-段還是第二段? (聯系"不掛筆"的內容,結論:應歸第二段)
2.先作情感語氣指導,再抽讀第4至7自然段。
爾后理解:"勞駕"、"左右為難"的意思,前者要用換詞法來理解:后者由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來理解。接著,生聯系插圖理解課文,分角色朗讀這部分課文。
3.按課后題1(3)題的問題自己默讀第8至10自然段。抽答課文中反映陸小亮寫信"費勁"的詞句,板書費勁。
齊讀這些語句。生再找出反映"費時"的語句("寫了大半個小時")板書:費時。
理解"琢磨"的意思。
朗讀的情感指導后,抽讀第8自然段,著重引導學生讀出陸小亮寫信心慌手亂、記不住字心中無數又羞于見人那種千難萬難的神態語氣。
提問:王老師看了陸小亮給老奶奶代寫的信,為什么"微笑的臉慢慢變嚴肅了"? (因為"在短短的幾十個字的信中,有好幾個錯別字")板書:,錯別字多。
討論:陸小亮寫信那么費勁、費時,且錯別字多,說明他哪些方面差?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差)
提問:這樣,陸小亮能不能很好地為別人(老奶奶)服務? (不能)所以,當聽老奶奶的話后,陸小亮表現怎樣?齊讀倒數第二自然段)板書:不好意思。
4、抽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問:陸小亮有什么心事? (生聯系課文內容回答)王老師知道后找他談了話。你估計王老師會對陸小亮說什么話? (王老師可能告訴他:①寫錯別字、知識不鞏固與掛不掛筆沒有關系;②教授、作家、記者小小時候在學習期間也會寫錯別字:③掛上筆只會給學習;書寫帶來方便,更便于幫助別人等。)
討論陸小亮又掛起筆說明他有什么決心? (抽答,結論)板書:決心踏實認真學習掌握知識技能。
生口頭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三、課時小結。課堂作業。作業本第1、3兩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總結課文,進一步認識過渡段和合理安排詳略的作用。完成余下的課后和作業本作業。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用"無論……都……"、"一……就……"、"嚴肅"幾個詞語口頭造句,完成作業本第4題
二、生按課后題要求再輕讀課文,抽答。(第二段詳寫,其余兩段略寫。這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說明一個明確的中心。)
三、那么,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告訴我們:要想更好地為別人服務,就要認真踏實地學習,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體會。
四、我們學這篇課文:不但學習了怎么安排詳略,突出了中心,還學習和了解了過渡段過渡句的作用,課文除了第3自然段是過渡句外,還有哪一句是過渡句? (后來,王老師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談了話)抽答,黑板出示本句。討論結論:這是從時間、人物、內容上把二、三兩段自然地連接起來。(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過渡句承上啟下,連接兩段意思的作用。)
五、全課總結。
六、完成余下的作業本習題。
附板書設計:
23、掛兩支筆的孩子
掛筆→不掛→重掛
喜愛 費勁 認真踏實學習
費時--不好意思--決心
羨慕 錯別字多 掌握知識技能
15 廬山云霧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流連忘返"、"飄飄欲仙"、"瞬息萬變"等詞語的意思。會用"流連忘返"、"秀麗"造句。
3、繼續學習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4、閱讀感悟,抓住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美的文字,體會2、3自然段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寫出廬山云霧的美的。
教學準備: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說到旅游,你們不能不去一個地方:廬山。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有同學去過或者在電視雜志上看過有關廬山的介紹了嗎?那就簡單講講廬山最有名的景點或者景致。
結合談話看照片(例如廬山瀑布、五老峰)
2、其實,廬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霧了,今天我們就讓我們在文字創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書:廬山的云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
A、讀準生字音,將課文讀正確。
B、用"------"劃出文中的新詞,查詞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時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態(zi tai)遮擋(zhe dang)
B、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結合理解詞語。
第一節:
這小節有好幾個成語,你通過自學,懂得了哪個成語的意思?
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形容云霧變化多、姿態萬千。
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云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騰云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云霧飛行,這里指看到美麗的云霧,心里很舒暢。
第二節:
絨帽(rong)纏繞(chan rao)
系 ji 系鞋帶
xi 關系
這小節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請同學來幫幫忙。
彌漫:(霧氣)布滿、充滿。
纏繞:環繞。
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各種各樣。
第三小節:
這小節也有好幾個成語,你理解了嗎?讓同學也來享受你學習的成果。
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節:
云遮霧照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理解"云遮霧罩"、"流連忘返"。
三、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1、默讀,理清文章脈絡。
幾遍讀下來,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課文用四個小節來介紹廬山的云霧,每小結分別寫了什么?
1)、總學了廬山云霧的多和美。
2)、廬山云霧千姿百態。
3)、廬山云霧瞬息萬變。
4)、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四、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語,并解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精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情景、抓重點詞語等學習方法體味廬山云霧的奇麗,走進廬山云霧奇妙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想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一節:
1、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那么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云霧,你特別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尤其)(神秘美)
3、確實,廬山的云霧神奇美麗,你看,引讀(在山上游覽__________________,漫步山道,__________________)此時,你會感覺自己就象__________________。
4、那么奇麗的云霧想想細細去欣賞?
三、精讀第二小節:
1、自由讀第二小節,想一想:這小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山頭的云霧(象白色絨帽)
半山的云霧(象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云霧(象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象巨大的天幕)
3、你覺得這千姿百態的云霧怎么樣?(美奇麗神奇美不勝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比喻)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的云霧?
5、你喜歡這千姿百態的云霧嗎?讓我們讀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6、總結學習這一小節的方法:讀--劃--品--讀
四、精讀課文第三小節:
1、運用剛才第二小節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小節。
2、指名說這一小節的中心句。理解"瞬息萬變"。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怎么讀吃來的?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云變化之迅捷之多。
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寫寫云霧的瞬息萬變嗎?
4、這么奇異的景致,我們應該讀出自己的驚嘆。(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小節。)
五、到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想說什么?
六、作業:
1、練習冊。
2、朗讀背誦課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節的結構寫法,寫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山頭 絨帽
千態姿態 半山 象玉帶
廬山的云霧 山谷 大海
奇麗 瞬息萬變 眼前……剛剛……
轉眼間……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
△ 采蒲臺的葦
一.揭題,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出示課題,思考,從題目看,課文應該寫些什么內容?(出示圖片)板書:葦
2.那么這篇課文寫的是這些內容嗎?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遍課文。板書:人
3.小結:是的,課文表面上寫的是葦,實際上是為了寫葦區的人民寧死不屈的抗敵精神。板書:葦--人
二.初讀課文,提出難懂的句子。
1.自由朗讀課文,(隨機檢查一組的朗讀)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課文中有些句子比較難懂,含義較深,如果一時不明白,可以作上記號。這是一篇選學課文,同學們在讀的時候可以看看豎線旁的提示,它能幫助你們理解課文。
2.交流有哪些難懂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感悟理解所提句子。
師:要想弄明白句子的深刻含義,同學們平時會用些什么辦法呢?(抓重點詞,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是最重要的。
1.人好象寄生在……穿來穿去。
①這句話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請同學們讀讀第一段,談談你的理解。
②(人與葦的關系十分緊密)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寄生)
真好,你能抓住重點詞來理解。那么人們在葦里穿來穿去干什么呢?(打葦、曬葦、編葦席……)是的,在和平的時候,人們依靠葦生活,那么在戰爭時期,人們在葦里穿來穿去又會干些什么呢?再請同學們快速地看看課文,聯系上下文想一想。
③小結:是啊,我們聯系上下文知道了在戰爭時期,這片蘆葦掩護著人們與敵人周旋,與敵人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戰斗,正是由于長期以來深深地扎根在葦草之中,白洋淀的人們因此與這片土地產生了不可分割的真摯感情。
④讓我們一起在來讀讀第一段,感受一下葦和人的緊密關系。(齊讀)
2.關于葦塘……
敵人的炮火……
如果單純是葦……
(請同學們每人選擇一句理解,去跟自己的好朋友討論一下,看看哪些同學交流的認真而又表達的清楚流暢。)
①關于葦塘……
(是的,這句話一方面寫出了這兒是葦的海洋,有美的風景,另一方面還寫出了這兒流傳著許許多多英雄的傳說,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英雄事跡,涌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指生讀--評價--齊讀
②敵人的炮火……
(同學們理解的很深刻,是的,敵人的鐵蹄一次又一次地踐踏著這片土地,但白洋淀的人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抗擊敵人的侵犯,保衛了自己的土地,從而使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一次又一次地恢復了生機。白洋淀的人民真了不起。該怎么讀好這句話?自由練讀--指生讀--評價--愿意讀的站起來讀
③如果單純是葦……
Δ談理解。
Δ"名勝"是什么意思?舉例說說。這普普通通的葦也能稱為名勝嗎?換句話說,白洋淀之所
以成為名勝,是因為哪些原因呢?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討論--指生說)
小結:是呀,白洋淀之所以成為名勝,不僅因為這兒有英雄的傳說,英雄們的壯舉更賦予了葦崇高的品質,從而是這兒成為人人敬仰的圣地。
四.領會過渡句的意思。
通過剛才的讀書,我們已經知道白洋淀到處是葦,但課文緊接著還告訴我們--
最好的葦出在采蒲臺。
1、請同學們找到這句話劃下來,想想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2、討論
3、既然是一句過度句,那么它后面又會引出怎樣一個故事來呢?請同學們讀讀這個故事,等會兒請你簡單地介紹一下。
4、在這個故事當中,哪部分最讓你感動呢?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當時那悲壯的場面吧。請同學們拿起課本。
5、引讀。
師:正當婦女們用自己的孩子掩護了帶槍的干部,驚險地闖過一關時(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從葦塘打葦回來,被敵人捉住了。面對兇殘的敵人,面對敵人盤問他是否是八路時,他堅定地吐出了兩個字--(生:不是)
師:敵人當然不肯罷休,企圖從他的嘴里知道村里有沒有干部,我們的這位英雄毫不猶豫的又蹦出了兩個字--(生:沒有)
師:敵人聽了惱羞成怒,兇殘的本性霎時顯露,敵人殘忍地砍斷了他半邊脖子,還在追問他是不是八路,只見他歪著頭,鮮血不斷地噴涌出來,流在胸膛上,艱難而又堅定地說--(生:不是)敵人近乎是歇斯底里地喊叫起來了,可是我們的這位英雄最后回答他們的還是兩個字(生:沒有)面對這一悲壯的場面,婦女們再也忍不住了,她們強忍著淚水,一齊扯著嗓子喊起來--(生:沒有,沒有)
師:他被敵人殺死了,倒在冰上,血凍成了鮮紅的一灘,他的血是堅定的,他的死是剛強的。
你聽,這位英雄還在回答,婦女們還在大喊,全中國人民都在吶喊--(生齊讀:沒有……話吧!)
6、出示"這聲音……話吧!"
"這聲音"指的是什么?僅僅指的是"沒有、沒有"的聲音嗎?那永遠響在葦塘附近,永遠響在我們身邊,一代代穿下去的又是什么呢?(小組討論)
7、小節:是的,這聲音是震天地、撼日月、泣鬼神的聲音,這聲音是采蒲臺人民寧死不屈的精神,這決不是一般的否定的聲音,而是一種中華民族的骨氣。
8、請同學們也挺起腰桿,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簡短有力的話吧!(齊讀)
9、學到這兒,我們應該理解"最好的葦出在采蒲臺"的真正含義了。(指生說)
(贊揚采蒲臺人民在敵人的血腥屠殺面前,敢于以高昂的斗志回擊敵人,粉碎敵人的陰謀,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是--最好的。
五.寫體會,談感受
同學們,老師現在的心情很不平靜,我想大家可能也都很激動。我們的心中一定都涌起了對日本侵略者的無比仇恨。我們一定會有許許多多的話要說,那么,就把你積郁在胸中的怒氣,把你對英雄們的敬仰通通傾吐出來吧!
1、學生寫體會,談感受(提示只寫一個方面:敵人、英雄、自己)
2、小結:說的多好啊,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雖然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是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因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讓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讓我們永遠記住白洋淀人民那寧死不屈的聲音--(生齊讀:沒有,沒有……話吧)
□ 寫一處景物
一、教學目標:
1、寫一處景,注意抓住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題目自擬。
2、做到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連貫。
二、教學重、難點:
注意抓住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
三、教具準備:
電視機、錄像機、投影儀、投影片
四、教學程序
(一)作前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參觀飛達制衣有限公司。
2、填好觀察記錄卡。
(二)作中指導
1、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早就聽說我們聯合鎮的飛達制衣有限公司環境優雅,布局合理,是個美好的去處。上個星期,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游覽了這處富有現代化氣息的鄉鎮企業,實現了我們夢寐以求的愿望。老師注意到同學們在看的時候特別興奮,一邊看,一邊說,一邊認真的記錄。今天,我們就來寫一篇作文。把這優美的景色,優雅的環境介紹給在座的各位老師,大家說好不好?
那么,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一齊讀。(老師掛出小黑板)
注意抓住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自己確定題目,寫一篇作文。
做到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連貫。
2、情境再現,明確中心
現在,老師再次讓你們欣賞這一處美景,看完了錄像,請你告訴老師: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老師站在左邊放錄像),邊看邊指點。
同學們看,這就是公司優美的廠區,你們再看,車間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大家仔細瞧,產品陳列室里是多么的豪華、氣派啊!
師問:誰來說說?有沒有不同的感受?誰還有補充?
我們在作文中就要表達出這種真情實感,這樣,這篇作文就有中心了。(師在有中心下畫點)
3、選材
下面請同學們拿出⑴號表格,教師拉出投影片,觀察記錄,請你讀一讀你觀察記錄的內容,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他的選材是否符合這次作文的要求?
師問:誰來發表你的看法?
還有哪位同學記錄的內容跟他人不一樣?
誰來說說自己的意見?
聽了他們的發言,你認為你的觀察記錄還有哪些地方要修改、補充的?請趕快修改、補充一下。
看來,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記錄得也很認真。
4、習作指導:
師問: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描述一處景物,必須按一定的順序,寫這樣的景物你準備如何安排?(地點轉化)你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安排,老師很贊同,這樣就顯得很有條理。
師問:有沒有不同的想法?--我們寫的時候,是不是都要按這樣的順序呢?比如說:產品陳列室是不是一定要放在最后呢?
對,像這樣也就是做到了--有條理。
小結過渡:不過,無論按怎樣的順序都要注意各段這間的銜接。
那么,如何具體地寫出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呢?請同學們拿出填完成的那一張表格,也就是⑵號表格。(老師拉出投影片)
誰來說說《鳥的天堂》這一課。還有誰來補充?(你課文學得不錯)下面哪位同學來說說《草原》這一課?
剛才幾位同學課前作業完成的很好,如果你有填錯的,請趕快改過來。
小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就可以知道,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看到的、聽到的、聯想到的景物的靜態(形狀、大小、顏色、數量等)和動態(聲音、活動變化等),就能把景物靜態、動態的特點寫具體,這樣就做到了內容具體。
板書:看、聽、想、靜態:形狀、大小、顏色、數量等
動態:聲音、活動變化等
師指"內容具體"說:當然了,寫的時候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能突出一兩個重點地方就夠了。
5、編列提綱
下面請同學們拿出⑶號紙,根據觀察記錄和我們剛才討論的內容列出提綱。(教師拉出投影片)
師提示:根據你準備寫的內容確定一個合適的題目板書:題目
材料安排做到有詳有略,哪些段落要進行景物靜態、動態描寫,在提綱中做上記號。
誰來把提綱讀給大定聽聽,指讀,大家聽一聽,他的提綱編的怎樣?
同座互評提綱,在提綱評估表中進行第一次互評分,提出修改意見。
各位根據修改意見修改提綱。
再次互評提綱。
剛才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確定的題目、中心與眾不同,材料安排也很有新意,值得大家借鑒,請你讀給大家聽聽。
好,老師想問你:詳寫的部分你打算如何安排?
我們編寫提綱時也要力求像他這樣把詳寫部分編具體,請大家快速修改自己的提綱。
師述:同學們編出內容不同的提綱,就能寫出內容各異、富有個性的作文來,接下來請同學們根據提綱中的詳寫部分練說一個片段。
剛才老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多數同學都在說廠區和車間這兩部分,只有少部分同學在說產品陳列室,確實這部分比較難說,這少部分同學很了不起,剛才老師聽到你說的就是產品陳列室,說得不錯,就請你來說說。我們聽一聽,他說的好不好,有沒有把景物靜態的特點說出來?注意了,你首先要交待你的立足點,也就是觀察點。
還有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能不能幫他把豪華、高雅、氣派這一點說具體些?你剛才說的時候,沒有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加進去說一說?
就這樣的內容,有沒有不同的說法?指說。
小結:同樣的內容有不同的說法,順序安排上可以不同,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也有所不同。
6、
下面請同學們依據你編的提綱動手寫作文,寫的時候注意語句通順連貫,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書寫認真。好,這樣這次作文目標就出來了,拉出投影片,請同學們看看,最后三條是我們作文的常規目標。拿出草稿本,開始動筆完成這篇作文。
板書:
題目
按順序 靜態:形狀、大小、顏色、數量等
內容具體
看、聽、想 動態:聲音、活動變化等
(三)作中評改
1、導入新課:前一節課,老師指導同學們寫了一篇作文,介紹了飛達制衣有限公司的優美景色,這一節課我們來上一堂作文評改課,請同學們拿出作文目標,回憶一下,作文前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
生答:⑴注意抓住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的特點,自定題目,寫一篇作文。
⑵做到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連貫。
⑶執照一定的順序把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寫具體。
課前,老師認真地閱讀了同學們的初稿,我發現一部分同學寫得很好,達到了這次作文的目標。(板示)他們將獲得這次作文的耕耘獎。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在寫飛達制衣有限公司這一處景物時,沒有能夠具體地寫出景物靜態和動態的特點,在有中心、有條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別灰心,只要你們上好這節評改課,認真修改,你們的作文也一定能獲得耕耘獎。
2、按作文目標評改
我們先來看看"有中心"這一條,還記得作文指導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怎樣做到有中心的嗎?
生答:在描述景物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感情,或字里行間寫出自己的感情。
請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們的郭亮的作文,快速默讀,用"~~~"劃寫他獨特感受或表達他感情的句子,想一想他這一條有沒有做到?
(生劃,請一生說,師劃)
這樣寫我們一讀就知道了他寫這篇作文的目標了。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自己的作文,進行自評,如果你也做到了這一點,就在相應的等第欄里打"√"。
2、請同學們再快速地默讀郭亮的作文,用""劃出文中表示觀察點的詞,想一想他是怎樣來寫的?
生答:站在廠門口→來到廠房二樓車間→產品陳列室,按照游覽的順序來寫的。
這樣寫就很有條理。
我們再一齊來欣賞郭亮作文中寫廠區動靜結合的片段,輕聲讀思考:
他是怎樣把廠區動態和靜態的美寫具體的?
生答:⑴按照一定的順序,先寫廠房再寫噴水管,然后再寫草坪、棕櫚樹。⑵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等方法,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顏色、活動、變化等來寫具體的。
小結:老師也覺得他在寫廠區靜態和動態的美時做到了有條理、內容具體這兩條(指板書),符合作文目標,不僅按一定的順序寫出了看到的、聽到的和感覺到的,還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把廠區靜態和動態的特點寫得具體生動。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寫得不怎么好的片段。
輕聲讀一讀,思考:這個片段的毛病在什么地方?
生答:雖然按一定的順序寫了,但沒有把車間忙碌的景象寫具體。
該如何修改呢?為了幫助同學們把這個片段改好,請同學們再來看看車間忙碌的景象。(放錄像)
根據剛才同學們看到的車間忙碌的畫面,結合這位同學的片段互相討論如何修改。
⑴同桌之間互說,請一生說。
生說:從整體到部分,點面結合。
這樣改就把車間忙碌的景象說具體了。有沒有其他的修改意見?
如果把忙而不亂、井然有序這個方面放到后面去說,這段話又該如何修改?
生說:可以先點后面,加入自己獨特的感受:管理有序、秩序井然、為鄉鎮企業具有如此規模,先進的技術、一流的管理感到自豪。
說得真好啊!
請同學們讀一讀自己的作文,根據有條理、內容具體這兩條進行自評,做到的不要謙虛,請劃"√",未做到的也請誠實地劃"×"。對作文目標中剩下的幾項也完成自評。
綜合評價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作文目標,對自己的作文進行綜合評價,先說說你有哪些優點,哪些不足?
誰先來說一說?(請兩生說說)
3、修改
自改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按照作文目標的順序,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增、刪、調、換、訂"的修改方法(出示),逐條修改自己的作文。
互評、互改
同桌交流進行互評,對照作文目標給你的同桌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根據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幫他修改。
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作文評改課,同學們的作文跟原來相比一定有了很大進步,俄文質量得到提高的不僅可以得到耕耘獎,教師還將授予你百花獎。互評之后仍需要修改的同學將繼續修改,已經定稿的同學就請拿出作文本謄寫。
(四)作后評講
1、概述此次習作情況。
⑴表揚優生,鼓勵進步生。
⑵肯定成績,指出問題。
2、佳作賞析
⑴出示佳作,各自默讀。想一想:你覺得習作好在哪里?給你什么啟發?
⑵集體交流、評析。
3、組織修改習作。
⑴自改。
⑵同桌互閱。
五、教后反思
訓練學生的作文源于實際生活。"實際生活是訓練作文的源泉,要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作文水平,必須學會學生觀察生活中許許多多實實在在的具體事物。"前些天,我們便組織學生去"飛達"瀏覽,在游覽的過程中并適當加以指導,孩子們用眼看、耳聽、手摸、腳踩、鼻嗅等多種感官來感知身邊的景物,他們像畫家一樣,把自己的耳聞目睹--記在了觀察記錄表上,為完成好這一次習作積累了真實可信的素材。
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1、渲染氣氛,激發興趣。上課開始,我力求用聲情并茂的啟發談話,積極為學生創設一種習作氛圍,隨即又問他們愿不愿寫一篇作文,把"飛達"介紹給在座的聽課老師,這樣便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其情趣,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2、錄像引誘,再現情境。為了幫學生再次回顧這一處優美的景色,我充分發揮錄像的再現的功能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感性因素,從而牽動學生的情思,誘發其寫作情趣。
吸取課文養料,真正做到讀寫結合。小學語文課文思想內容豐富,語言文字生動,寫作方法恰到佳境,在這一節作文指導課中,我充分運用《鳥的天堂》、《草原》這兩篇文質兼美的范文,注重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依據單元的習作訓練重點通過重溫課文寫作方法,繼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及書面表達能力,雖然要訓練的東西很多很多,但這一節課我只想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具體地寫出景物靜態、動態的特點,我們認為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一課一得。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就不免顧此失彼了,比如說板書,我未曾在此大做文章,我想只要它能為教學服務就行了。
拓寬思路,活躍思維。目前,像我這樣的作文指導課大多應屬于作文訓練課。為了避免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我在指導學生選材、安排順序等方面力求拓寬學生的思路,發揮他們的思維能動性,進一步引導他們在同中求異。這樣既照顧了中下等學生,又對優等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我想長此以往學生的作文定是百花齊放。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評他人的選材,評他人的提綱,評他人說的一個片段,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力性,創造機會,盡可能的讓每一位學生參與,以求培養多方面的能力。
◎ 練習5
第一課時
1.指導練習第1題。
(1)抽讀每組上下兩個詞語,要求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請學生說說帶點字音節中韻母的異同。
(3)反復讀每組詞,要求讀準韻母、音節。
2.指導練習第2題。
(1)教師解釋什么是格言,要求學生平時注意收集格言。
(2)請學生說說練習題中兩句格言的意思,教師作適當的解釋、點撥。
(3)完成作業本上第1題。
3.指導練習第3題。
(1)請學生說出表示"看"的同義詞語,教師將其一一羅列出來。
(2)學生參照黑板上的詞,嘗試練習第3題。
(3)完成作業,交流反饋。出示參考答案。
(瞻仰)遺容(看望)病人(眺望)遠方
(仰視)藍天(注視)敵情(觀賞)花木
4.指導練習第4題。
(1)回憶分號的用法。
(2)請學生看要抄寫的3個句子,想一想分句間是什么關系。(教師提示:以前見到的分號常用在表示意思相近的分句之間,而這3個句子中"去"與"不去","霧來時"與"霧去時',"表揚"與"批評"之間是相反的、相對的,也可用分號。)
(3)完成作業本上第4題,抄寫這3個帶分號的句子。
5.指導練習第5超。
(1)讀題審題。讓學生比較例句中兩個句子的異同。
(2)讓學生讀懂要求改寫的原句的意思,并加上"沒有……不"兩個否定詞進行改寫。.
(3)交流反饋。出示參考答案:①沒有人不說藺相如是個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英雄。②沒有人說藺相如不是個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英雄。并讓學生讀一讀原句與改寫句,比一比語氣語意。
(4)延伸練習。請學生將"到過杭州的人都說杭州是十美麗的城市"這句話改為雙重否定句。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6題。
(1)讀題審題,明確本題的要求。
(2)請學生認真閱讀短文,邊讀邊標上小節號,了解短文的大意。
(3)再讀課文,讓學生從課后習題(2)的6句話中選出2句填寫在文中的括號里。(教師提示在選填第1個括號時,可從第①②③3句話中去選擇,選填第1個括號時,可從第④⑤⑥3句話中去選擇。)
(4)交流反饋,請學生說明選擇的理由。
(5)請學生按"到藥店"、"尋找川貝"、"感激之情"將短文劃分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4、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
讓學生試說段落大意。
(6)討論修正。參考段意:
第一段:寫"我"來到一家掛著"文明商店"獎牌的小藥店抓藥。
第二段:寫兩位營業員急人所急,通過電話多方聯系,找到并取來了所缺的"川貝"。
和三段:寫"我"十分感激兩位營業雖,體會到這的確是家"文明商店"。
2.進行單元練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