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地帶與防御地帶
來源:網絡 2009-06-17 21:05:02

進攻地帶與防御地帶,是遂行攻、防任務時對作戰行動所規定的空間范圍,通常成縱長方形。進攻地帶,指進攻作戰中左右分界線之間的寬度和從展開地區至任務全縱深的深度所包括的空間范圍,并稱之為作戰行動地帶。其大小,依據進攻軍隊的任務、編成以及敵情、地形等情況確定,通常由上級指揮員規定。分為方面軍(集團軍群)進攻地帶、集團軍進攻地帶、軍進攻地帶和師進攻地帶等。方面軍(集團軍群)進攻地帶包括若干集切軍進攻地帶;集團軍進攻地帶包括若干師或軍進攻地帶。通常情況下,同級部隊在擔任主要方向進攻任務時,進攻地帶相對較窄;擔任輔助方向進攻任務時,則較寬。蘇軍在衛國戰爭時期,進攻地帶的寬度通常為:集團軍 25千米--60千米,師 4千米----8千米。美軍在現代條件下,其進攻地帶:軍(相當于集團軍)寬度為 80千米----120千米,縱深 120千米,師寬度 25千米----30千米,縱深30千米----50千米。
防御地帶,是集團軍、軍或師組織防御時所占領的陣地,指防御前沿至后方和左右分界線之間的地域。出現于 19世紀初,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成為防御體系設置的重要形式。通常依據敵情、任務、地形和作戰編成等情況確定。分為第一防御地帶和第二防御地帶,有時還包括第三防御地帶,以及掩護或保障地帶、火制地帶、障礙物地帶等。第一防御地帶一般為主要防御地帶。每道防御地帶可劃分和構筑兩三道防御陣地和中間陣地、斜切陣地、側方陣地、反坦克陣地、諸兵種預備隊陣地、后方陣地,以及反突擊或反沖擊展開地區等。蘇軍在衛國戰爭時期,其防御地帶:集團軍寬度為40千米----60千米,縱深為 30千米----40千米 ;師寬度為6千米----10千米,縱深為4千米----6千米。美軍在現代條件下,其防御地帶:軍寬度為80千米----120千米,縱深為150千米----200千米;師寬度為 30千米----60千米,縱深為 50千米----70千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