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戰略后方藝術
來源:網絡 2009-06-17 20:32:20

斯大林創立了適應現代化大規模戰爭需要的戰爭動員體系和戰略后方體系。斯大林指出,“ 軍隊沒有鞏固的后方就不能長久存在 ”,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使軍隊不斷地從后方得到兵員補充、彈藥和糧食”,要以“戰士、情緒和思想來支援前線”,“還必須有善于動員這些資源的能力和正確運用這些資源的本領”。
斯大林在衛國戰爭中,創立了嶄新的、適應現代化大規模戰爭需要的戰爭動員體系和戰略后方體系。從戰爭的第二天起,斯大林就領導蘇聯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全社會的各個領域展開了國家總動員,使國家的各個領域迅速地轉入了戰時體制,一切為了前線,為戰爭的勝利服務。戰爭的頭八天,就調動了 530萬兵員,開赴前線,補充了96個兵團。迅速將幾千個民用工廠轉為軍品生產。戰爭的第三天,建立了疏散委員會,用五個月的時間把一千五百多個大型軍工廠搬遷到國家大后方,并迅速從事生產。戰爭的第一年坦克、飛機的生產分別增加了l倍、2.3倍。
動員全民支援前線,僅人民群眾個人捐獻的資金就制造了數以千計的飛機、坦克、大炮和64艘艦艇。半年中群眾捐獻的慰勞品和被服,就達3400車廂。戰爭中有550萬人民群眾為傷員獻血。在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聯的戰爭動員體系和戰略后方體系,組織各條戰線,為蘇軍輸送了2700萬兵員,10.8萬架作戰飛機,9.5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44.5萬門火炮、迫擊炮,1810萬支步槍、沖鋒槍,95.4萬挺機槍,4.27億發炮彈,214億發槍彈,1.68億顆手榴彈, 4萬枚水雷、魚雷, 16.3萬顆深水炸彈, 7500門艦炮,4000萬噸給養,2.21億件被服,7500萬雙皮靴、氈靴。蘇軍消耗的油料達1600萬噸。
動員、生產、輸送這樣龐大數量的兵員、武器裝備、作戰物資,適時送往前線,在世界戰爭史上是獨有的,對奪取衛國戰爭的勝利起了保證作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