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
來源:網絡 2009-06-17 17:45:49

這個地位顯赫的頭銜,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兩種含義:一是官職名稱,二是軍銜稱號。
法文元帥一詞源自古上德意文“馬”和“仆人”。在中世紀的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元帥是軍隊中的一般官職,他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庶務以及指揮前衛,選擇營地等工作。在中國,漢語元帥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當時只是表示對“將帥之長”的稱呼,還不是官職名稱。從南北朝起,元帥逐漸成為戰時統軍征戰的官職名稱,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氳任命其叔父宇文盛為“行軍元帥”,率軍作戰。隋、唐、五代和宋朝,戰時都設元帥職務,唐太宗李世民在繼承皇位以前曾擔任過“西討元帥”。當時的元帥按其職權輕重和執掌分工, 大都冠以不同名號,如“天下兵馬元帥”、“兵馬大元帥”、“行軍元帥”、“行營元帥”,其中又有“都元帥”、“元帥”、“副元帥”的等級之分。金朝戰時設元帥府,任命不同級別的元帥,專掌征討之事。元朝各道、州,凡有軍旅之事的地方,都設都元帥府或元帥府、副元帥府,任命不同名號的元帥,掌管當地的行政及軍事大權。明朝韌年,在樞密院之下設諸翼元帥府,任命元帥、同知元帥等官職,統軍征戰。元、明兩朝的元帥職權較前減輕,僅為二、三品官職。
元帥一詞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于 16世紀的法國軍隊。1559年----1560年,法蘭西二世首次授予四名高級將領以元帥軍銜稱號,至 19世紀拿破侖一世,法國先后有 44人被授予這一軍銜。繼法國之后,元帥軍銜先后被許多國家所采用:16世紀有日爾曼各國,17世紀有奧地利、俄國,18世紀有英國,19世紀有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紀有阿富汗、印度、泰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蒙古、中國、前蘇聯、波蘭、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芬蘭、埃及、蘇丹、扎伊爾、烏干達、巴西等國。有的國家將元帥區分為不同等級。元帥級別設置最多的國家是前蘇聯,設有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主帥、元帥四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元帥區分為帝國元帥和軍種元帥兩個級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元帥,區分為元帥和次帥兩級;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5年的法律文件規定,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大元帥設而未授,授予元帥軍銜的有 10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有的國家還將元帥區分為不同種類。一般分為陸軍元帥、海軍元帥和空軍元帥三種;前蘇聯還在陸軍中又區分為炮兵元帥、裝甲兵元帥、工程兵元帥、通信兵元帥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