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聯軍創(chuàng)建人楊靖宇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19:41

1940年春,日軍解剖東北抗日聯軍一位戰(zhàn)士的遺體,發(fā)現胃中盡 是枯草、樹皮和棉絮,不見一粒糧食。這位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就是 楊靖宇(1905年一1940年),原名馬尚德,字驥生, 1905年 2月 13日 生于河南確山李家灣。 1923年到開封讀書。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 義青年團,年底回確山從事農民運動。 1927年 4月領導確山農民暴 動, 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組織確山劉店秋收起義, 任當地農民革命軍總指揮。失敗后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工作。 曾三次被捕入獄,堅貞不屈。
1929年春到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 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在撫順又兩次入獄,備受日本警察署的嚴刑拷 打,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和從事的活動。“九一八”事變后經 組織營救出獄,歷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委書記、市委書記、滿洲省 委軍委代理書記。 1932年 11月派往南滿,到吉林磐石一帶視察。他 按照中國工農紅軍的經驗整頓當地游擊隊,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 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委。他團結各路抗日武裝,創(chuàng)建了以罄石縣紅 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1933年 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第一師師長兼政委,次 年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1936年 2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 委, 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面對日偽軍頻繁的 “討伐”,他提出“不擊中敵人要害不打”、“對當地人民損害大不 打”等原則,采用“敵合我分,敵進我退,乘敵之虛,各個擊破”等 戰(zhàn)術,指揮所部與日偽軍作戰(zhàn)數百次,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擴大了游 擊根據地。1938年秋,日偽軍連遭打擊后,加緊進行軍事“討伐”, 同時懸重賞緝拿楊靖宇。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楊繼續(xù)堅持戰(zhàn)斗。
1940年 1月,所部被日偽軍重兵圍困。他組織部隊分散突圍,自己只 身同敵人周旋五晝夜; 2月23日在吉林濠江縣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為 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1958年在吉 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