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不成反遭拘殺的楊虎城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16:50

“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黃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 頭干一場。”這是愛國將領楊虎城(1893年—1949年) 24歲時寫下的 一首詩。楊虎城,陜西蒲城人。父親楊懷德是木工,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受誣陷,在西安被官府處死。他隨后在家鄉組織“中秋會”, 打富濟貧,扶弱抑強。 1914年,打死下鄉收租的惡霸后轉入同州(今 陜西大荔)、朝邑、合陽一帶,當了“刀客”的首領,進行武裝抗暴 斗爭。 1915年,袁世凱稱帝。他率部參加反袁的陜西護國軍,任營 長。
1917年底,楊虎城任陜西靖國軍第三路第一支隊司令,率部同 屬于皖系軍閥的省督陳樹藩和北洋政府的八省援陜軍對抗。 1920年, 直系軍閥取代皖系軍閥控制北京政府,派閻相文為陜督,對靖國軍實 行分化瓦解。靖國軍大部為其收編,但楊不為所動。 1922年春,于 右任將靖國軍總部遷至武功,任楊虎城為第三路司令。楊率部一旅同 十倍于己的直系部隊激戰,逐步退至延安,一面整訓部隊,一面派人 至廣東同孫中山聯系。1924年 1月,孫中山批準楊為國民黨員。10月,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織國民軍,委任井岳秀為陜北國民軍總司令, 楊虎城為前敵總指揮。1925年 7月,楊率部南下,將直系部隊驅逐至 秦嶺以南,任國民軍第三軍第三師師長。楊開始同共產黨人合作。 1926年 1月,奉系和直系軍閥聯合進攻國民軍。 4月,直系軍閥吳佩 孚派劉鎮華率由土匪編成的鎮嵩軍 7萬人入陜,包圍西安。楊虎城同 陜西督辦李云龍率 1萬人在西安堅守八個月。城中糧食斷絕,軍民餓 死5萬余人。 9月,馮玉祥派部隊援陜,11月西安解圍。1927年初, 楊虎城被馮玉樣任命為國民聯軍第十路總司令(很快改為第十軍軍長), 隨即出潼關,參加北伐。 6月,馮玉樣同蔣介石合流后,楊未執行蔣 介石清黨的命令,繼續與共產黨人合作。
1928年,迫于形勢,楊虎城 禮送在自己部隊中工作的共產黨員南漢宸等出境。 4月,楊同馮玉祥 關系開始疏遠,乃出國休養。同年冬,蔣介石和馮玉樣出現裂痕,都 電召楊虎城回國。楊回國后被馮玉祥任命為師長,率部駐扎在魯南。 1929年 4月,馮命令他率部撤至河南,蔣命令他在原地駐防,并答應 解決部隊的經費。楊權衡利弊,投向蔣介石,部隊被編為國民革命軍 新編第十四師,楊任師長,隨即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1930年 7月, 蔣介石任命楊為討逆軍第十七路總指揮,率部入陜,11月,占領西安, 兼任陜西省主席。1932年,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共產黨員南漢宸等 又回到楊身邊,南被任命為省政府秘書長。此時蔣介石并不信任楊, 在陜西周圍部署兵力,對楊監視。1933年 5月,蔣介石逼走南漢宸后 免去楊陜西省主席的兼職,又調楊一個旅至河南。蔣、楊矛盾不斷加 深。此時,紅四方面軍到達川陜,楊虎城曾同他們達成默契,雙方休 戰。但不久在蔣介石的嚴厲命令下,又去堵截由鄂豫皖轉移到陜南的 紅二十五軍,其部隊連續四次遭紅軍重創。楊逐步認識到“剿共”沒 有出路。
1935年秋,張學良奉命率東北軍入陜“剿共”,部隊也遭紅 軍沉重打擊。經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不斷做工作,楊虎城同張學 良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達成共識,并一道發動了西安事變。西安事 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背信棄義,于1937年 4月迫使楊虎城辭職, 6 月又迫楊出洋考察。“七七”事變后,楊虎城在歐洲兩次致電蔣介石, 要求回國參加抗戰,均遭拒絕。后來他又致電宋子文,才得到同意。 11月他回國后即被蔣介石拘禁,先后被關押在湖南、貴州和四川重慶。 其夫人謝葆中同他一起坐牢,1947年死于獄中。1949年 9月17日, 在重慶解放前夕,他被蔣介石指使的特務用利刃殺害于戴公祠。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