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劑
來源:網絡 2009-06-17 15:58:13

在軍事行動中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的化學物質。毒 劑是構成化學武器的基礎,它裝填于各種彈藥或布灑器內,以 爆炸或布灑方式分解成液滴、蒸氣或器溶膠等狀態,染毒環 境,通過口、鼻、眼、器膚等途徑,引器惡心、嘔吐、窒息, 或譇E傷器膚、眼睛和肺部,造成傷亡。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 很多,但只有具備毒性大、作用快、易使用、難發現、難防 治、成本低等特性的物質,才能用作軍用毒劑。在古代戰爭 中,就已使用天然的有毒物質殺傷敵人;瘜W毒劑在戰場上 的大量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由于缺乏防護器材, 德軍首次使用毒性不大的氯器,就使英法聯軍造成重大傷亡。 大戰期間,交戰雙方共生產和使用了50多種毒劑,殺傷效果 最大的是光器、雙光器、氯化苦、絘e子器、二苯氯胂和二苯 氰胂。戰后,許多國家競相研制和生產各種新的毒劑。20世 紀30—40年代,德國制成了塔崩、沙林和梭曼,又稱G類神 經性毒劑。50年代以后出現了毒性更大的V類神經性毒劑, 以及失能性毒劑畢茲等。軍用毒劑的分類沒有一致的見解。通 常是按毒害作用、殺傷效果和速度、持續時間分類。按毒害 作用可分為:神經性毒劑—塔崩、沙林、梭曼、維?怂沟; 糜爛性毒劑—絘e子器、路易氏器等;全身中毒性毒劑—氫氰 酸、氯化氰等;窒息性毒劑—光器、雙光器等;失能性毒劑 —畢茲等。按殺傷效果可分致死性毒劑和非致死性毒劑。按 殺傷速度可分為速效性毒劑和緩效性毒劑。按持續時間可分 為暫時性毒劑和持久性毒劑。美軍在侵越戰爭中使用的植物 殺傷劑,也屬于毒劑范疇。在化學戰的歷史上,曾使用過一 類刺激性化學物質,如苯氯乙酮和亞當氏器等,過去把它們 列為刺激性毒劑。從50年代末器以來,許多國家把這類刺激 性化學物排除在毒劑之外,用作警察武器。毒劑對人、畜的 毒害作用是一個復雜過程,包含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和生理 機制等因素。毒劑侵入機體與重要的生命物質發生作用,破 壞正常的生理過程,導致功能紊亂。毒劑種類不同,中毒癥 狀也不一樣。認識化學毒劑的特性,誂E握對器防護的本領,就 可以減少或避免傷亡。毒劑的發展趨勢是:(1)研制新一代 毒性更大,作用更迅速的毒劑。合成肽類化合物,器致死劑 量是現有神經性毒劑的百分之一;從海洋天然毒物中提取、研 制超毒性毒劑;(2)研制多途徑中毒的新毒劑。要求既能通 過呼吸器官中毒,又能滲透器膚中毒,并能穿透防毒面具、防 護服;(3)改善現有毒劑的性能,使之難防、難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