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7 06:23:3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語文素材 學習方法 自我介紹 診斷活動
[設計理念]
讓學生觀察動物,積累素材;以“我”口說“我”心,盤活心中積累;后自主完成習作。這種教學流程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旨在體現生活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分組觀察,積累素材
課前,教師布置學生在家里或去動物園,進行觀察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觀察。愛好相同的同學自動組成興趣小組。老師提出要求:你們要認真觀察,我們上課時舉行一次擂臺賽,看那個小組能將自己觀察的動物外形、活動情況說清楚,而且說得生動、細致。我們將說的最好的一組評為“觀察冠軍”組。
二、擺設擂臺,分組交流
1、觀察同一種動物的學生分成一組,讓他們自由交流,推選代表發言。
2、抓住特征、指導描述。
每組推選兩名代表上臺交流,學生相互評議,教師相機點撥。
(1)外形主要講:身子、頭、耳朵、鼻子、眼睛、嘴、舌頭、脖子、尾巴、腿等。
(2)說說動物的脾氣、活動情況(如捕食、嬉戲、休息的情況)。
(3)還可以寫你和它之間發生的事情。
(4)指導口述:
要注意介紹順序;要把反映小動物特點的部分說具體。介紹小動物的活動情況,可以根據小動物特點,選者一個或幾個方面,把活動的過程說具體。(如小花貓怎樣抓老鼠,小白兔怎樣吃草,小狗怎樣啃骨頭等)。
3、民主評議,選出“冠軍”。
三、明確要求,自主習作。
1、引導學生審題,讀懂習作提示:按一定的順序寫,寫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寫完后多讀幾遍,看看有沒有不通順、不清楚,寫錯字的地方,如有,認真改一改。
2、學生回憶自己觀察的小動物,從外形、活動情況等方面去寫,鼓勵他們自主地進行片斷練習,分塊習作,用“我”手寫“我”口。教師對班級的習作情況有的放矢地了解之后,因材施教,適時地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與指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