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6 09:39:4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學習方法 思維拓展 填報指導
久未聽課矣,縱然聽之,亦茫茫然也。皆因吾不識今人之肢解課文,于點點圈圈中讓人不知所云,亦因某些文章此含義那情感令人無法捉摸,教者必強加于人,聽之毛骨悚然,極不自然。
今日至中山小學,聽《伯牙絕弦》,令人耳目一新。一是因為本人好古文,二是教者善于抓住“知音”這一重點,拓展開去,在自然中使學生感悟人物之情感。且看課文之讀,有初讀、再讀,在讀中指導讀,在讀中初步領悟情感。再看關于“知音”之重點,緊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邊讀邊指導邊釋義,聽之相當的自然而親切。更難能可貴的是,教者從“高山流水”拓展開去,指導學生用楊柳依依、清風徐徐等詞,使學生真正明白“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在教師聲情并茂的敘述中,古今結合,學生寫出了伯牙對子期綿綿不絕的情義。在《高山流水》的音樂聲中達到了高潮,“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水到渠成也。
后來,教科所祝老師評課,說到課件的運用與文本的關系。她說,文本乃是根本,能用文本,就要善用之,切不可濫用媒體也。常見某些教師切割文本之片斷,投影之,然后就丟了教本,分析媒體內容,我總感覺不是滋味,今日聽祝老師之言,與吾所見略同,幸甚之至。
常感慨自己老矣,跟不上現代人上課之妙處,也上不了點點滴滴的細課。但我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教者,化課文之繁為簡也。老師若能從長長的課文中提綱挈領,則能事半而功倍也。至于學生懂不懂,讓他們自己去慢慢領會吧。
寫到此,我回想起前些天上的《狼牙山五壯士》。這是一篇老課文了,我不知別人是怎么上的,反正我是簡單地完成了,自己也甚感滿意。五壯士,壯也。任務之壯,痛擊敵人之壯,引敵上絕路之壯,絕地殺敵之壯,跳崖之壯。處處皆壯,讀之壯也。
不是說老年人不思上進,是有些事確實讓人無法上進。比如說教研吧,皆為年輕人之天地,為他人評職而上。好像老年人評了職,就不必,或永遠不必上公開課了。其實教研是為了研,當處處公開課,處處一種腔調的時候,人人陰柔無陽則之時,著實讓人提不起聽課的精神。
百花齊放春色好,教研也如此。希望能聽到風格各異,有粗也有細的課。
今日聽課,得到很多,感想也挺多。如我這般年紀之人,心湖微起波瀾,這樣就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