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5 00:25:57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材 哲理故事 語文
四大民間故事之一《牛郎織女》在蘇教版教材中是分為(一)(二)兩篇課文來編排的,如果采取按部就班地一課一課教學,勢必割裂整個故事情節,也有損學生學習的興致,因此,我破例地來了一回“喧賓奪主”進行“硬”設計:今天,我們來做一個人物評論員,讀讀課文,說說人物。要求有兩個:讀課文找準理由,找足依據;說人物要有理有據,侃侃而談(準備要充分)。學生很有興致地進入了自學探究、互動合作的情境中,我呢也不閑著:這個看看,那個點點,前面瞧瞧,后面說說,兩面指指,中間幫幫,整個人像趕集似的滿有滋味地在教室里來回“穿梭”。
十幾分鐘后,學生漸漸舒眉直腰要求交流:“我想評價一下牛郎,我覺得牛郎是個能吃苦、心眼兒好的孤兒,具體的理由由我的同桌周子乙接著說。”(“呵,用上了助手,合作的典范!”)隨著周子乙的回答順勢引領全班同學來“湊湊熱鬧”——學習《牛郎織女》(一)的一、二、三自然段,突出“孤兒”“周到”“也很親密”、“總是”、“惟獨”等詞句的閱讀理解,學生很深入地歸納到:“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是相依為命,互幫互助呀!”“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呀!”“真誠的關愛必定能換來真誠地愛!”
“我想來說說王婆娘娘,我覺得王母娘娘是個心狠手辣的老專制、老封建!可以從‘暴跳如雷’‘發誓’‘嚴厲懲罰’‘派好些天兵天將到人間查訪’‘闖進牛郎家里’‘狠狠一推’等詞句清楚看出”;“我想補充一點,王母娘娘除了心狠手辣,還奸詐得很。從‘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一句可以看出。”“我不同意剛才兩位同學的意見,我倒覺著王母娘娘是個既講原則又講情義的老人。理由是:織女下凡是一錯,下嫁人間是而錯,錯上加錯,該是死罪啊!可王母娘娘只是要把織女抓回天庭嚴厲懲罰而已,這是其一;第二是她‘趁牛郎下地干活再去抓織女’這是她不愿意傷害牛郎;第三,每年還允許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這些不都可以說明王母娘娘是個有情義的人。”(這時候的課以至高潮:有的從“門當戶對”為王母娘娘辯護,有的從法理難容、天條難違“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贊成王母娘娘的做法,有的從王母娘娘喜歡織女的“彩錦”入手幫王母娘娘討說法……)
……(評論還在繼續)
人物評論催生出好多精彩片段的解讀、重點詞語的破析、關鍵語句的賞析、人生哲理的透析,課堂上絕沒有“放任自流”“信馬由韁”的“皮相之見”,也沒有“精讀、細讀、大聲讀、小聲讀、誦讀、默讀、自由讀、大家一起讀……”不著邊際地濫讀現象,而是“與時俱進”“連理成枝”“柳色青青”。
(既是民間故事就應該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大語文意識,接下來我讓學生再充當一回“民間作者”再次地走進文本賞析、品味、斟酌、潤色、修改,學生就文本中“天衣無縫”的描寫處咂咂稱贊,就露餡處“生花妙筆”之。)
最后以“讀《牛郎織女》有感”為題讓學生激揚文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