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2 23:31:18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學習方法 閱讀 閱讀材料
四、以法促學,探究教材
1、首先我們來學習文章描寫“山野”的部分。針對這樣的目標,讓學生談談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學生匯報:
⑴讀書畫簡筆畫。
⑵朗讀欣賞。
⑶品詞析句。
⑷邊讀邊想象。
⑸總合收集的材料進行學習。
3、同學們的閱讀方法真多也很好,看來同學們平時積累了許多有效的學習方法,現在我們就走近索溪峪的山,去感受它,去擁抱它吧!待會兒我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4、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⑴作者先概括寫山是野的,然后從“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來具體描寫山的野性美。作者還運用了對比寫法以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⑵作者從三個角度來寫山的野性美,哪種美你感受最深?(學生可以用各種方式匯報,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地讀:個人讀、小組讀、配樂讀、想象讀、齊讀、合作讀……)
⑶老師把收集到的圖片、VCD與學生交流,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索溪峪山的這種野性的美。
⑷出示長句:“這是一種隨心所欲、別具一格的美……好似窈窕淑女……”(讓學生反復讀,邊讀邊想,想象山的形態,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說一說,體會山的特點。)
⑸出示這一長句的另一排列,體會句式的整齊及韻律美:
直插云天,敢戲白云,
橫攔綠水,敢弄倩影。
旁逸斜出,則崛起巍巍“斜山”,
抱成團伙,便高筑峰上“平原”,
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
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5、小結:這樣的長句,不是作者信手拈來,它使我們不僅了解索溪峪的山各種形態,更使我們看到作者由于仔細觀察、考察用詞,給我們展示了詩畫般的語句。
6、設疑過渡:索溪峪的山千變萬化,鬼斧神工,野性十足,這種美是一種獨特的美,真是“此山未必天上有,人間只應索溪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