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2 20:40:13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一年級 閱讀 語文 哲理故事
二 閱讀、識字、探索、感悟
1 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 認讀帶有拼音的字:整、洋、將、應、咬、滾、懶、練、獅、苦、靠、撲、吞、常。(反饋時,學生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同學跟著將這個字讀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 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全對的能得到5顆星。)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形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4 認讀本課短語:“懶洋洋的曬太陽,慢吞吞的說,興沖沖的走近來。”
(學生獨立的認讀,然后再給大家讀自己想象的那個詞,最后集體邊擊掌邊認讀所有的短語。)
5 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6 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先自由練習讀,然后指名自由選自然段讀。)
【打破傳統教學的“串講”的形式,以學生的自由閱讀為主,學生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 看圖,想一想獅子媽媽和懶獅子說話時的態度,你能讀好獅子媽媽幫助懶獅子時耐心的語氣嗎?(學生自由讀、互讀,小組匯報讀。評出優勝小組。)
8 分角色朗讀第3——5自然段,讀出角色的語氣,體會其中的道理。
(先以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在以小組的形式發展交流和討論的結果。)
【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習慣。】
9 讀了課文,你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解答,教師不作具體的解答。)
【“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