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14:16:3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測量 課件 診斷活動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三冊P4~5
教學設計理念: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厘米,初步學會了用厘米量的基礎上,認識較大的長度單位米,學習用米作單位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
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充分感知,具體實踐,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通過具體實踐,領悟測量方法,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入新課時,通過用厘米量,引發思考: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或距離怎么辦?引起探究和學習的動機。新課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認識米。首先是認識1米的實際長度,通過觀察、比較、估計,并借助身邊的物體作參照,讓學生充分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建立1米長度的表象。接著學習米和厘米間的進率關系,教學時先讓學生觀察、比較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引導學生估計、猜想:1米有多少厘米?進一步比較100厘米和 1米的長度,幫助學生作出更明確的判斷,最后通過觀察米尺,確認1米=100厘米,這樣更有利于長度觀念的建立,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第二層次,學習用米量。先通過量黑板的長,作為示范,然后通過測量繩子(1米、2米、3米)初步體驗操作方法,最后通過分組測量課桌的長、寬、高,教室的長、寬,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體驗、領悟測量方法,并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知道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2、通過實際測量活動,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在實際活動中學會合作,培養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師準備:一把米尺,一把折尺,卷尺,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份測量結果記錄表。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一把折尺,一根比1米長的繩子,一把學生用尺,寬1厘米的紙條(長度不限)。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用厘米量物體。
1、提問:請同學們伸出你們自己的小手,指出哪個手指的寬是1厘米?
2、請學生在尺子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長度,同桌互相交流。
3、請學生拿一張紙條,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把10厘米長的紙條剪下,拿給大家看,用手比劃10厘米有多長。
二、認識米 用米量。
1、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你量得不錯,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長呢?你有什么想說呢?(用這把學生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結果。)那么該怎么辦呢?(用更長的尺子量)用這把尺子試一試看。(課件出示)
教師請一名學生上來測量,告訴學生這是米尺,請同學們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后,提問:
用哪種尺子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
如果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子方便呢?
教師說明;
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做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做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 用米量
2、認識米。
(1)認識1米的實際長度。
A、教師拿出米尺:這是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在黑板上畫出1米長的線段。
B、讓學生拿出折尺(或1米的繩子),拉直,和黑板上畫的線段比一比,說出折尺的長度是多少?(1米)
C、再伸開自己的兩臂和折尺比一比,看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課件演示)
D、讓學生站立身體,并把米尺豎起來和身體比一比,到什么地方是1米。
E、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長,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課件演示)
F、讓學生拿出自己帶的繩子,把繩子的一部分拉直,拉出1米的長度,同桌的同學互相比一比,看誰拉出的長度更接近1米。
教師:"你怎樣記住1米的長度?"(啟發學生用長度大約是1的物體作參照。)
(2)認識米和厘米間的進率。
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1厘米和1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再比劃一下1厘米的長度,然后猜想一下,1米有多少個1厘米長。
拿出剛才剪下的10厘米長的紙條。讓學生觀察它的長度,估計一下,1米有多少個10厘米長,1米有多少厘米?然后打開折尺,在折尺上找出1O厘米、20厘米、30厘米……看看一共有多少厘米?問:"你估計得對嗎?" (課件演示)
同時教師在1米長的線段上依次標出10、20、30……100厘米。
再問:"1米是多少厘米?" 板書:1米=100厘米。
2. 用米量。
(1)請同學們按3人進行分組,在繩子上量出1米、2米、3米,做上記號。(合作要求,3人分工合作,兩人拉繩子,一人用折尺量,每量一次都用彩色筆做上標記。)
讓學生把量出的1米、2米、3米依次拉開給大家看,并說一說量的方法。(量的時候繩子和折尺都要拉直,每次量的時候,都要把尺的0刻度對準左端的起點,在右端對準1米的刻度處畫上標記。可以多讓幾個組說一說量的方法,引導同學們總結經驗。)
(2)讓學生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度有多少米。
教師:"哪些同學估計得最接近呢?要量一量才知道。現在有一把1米長的米尺、一把1米長的折尺,還有一盤卷尺(把卷尺拉出給大家看)。選用哪種尺量更方便?"
"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
請一個小組用卷尺量黑板的長。(教師指導學生三人分工,兩人拉卷尺,一人看尺,并記錄量的結果,其他的同學注意看他們量的方法。)然后,把量的結果告訴大家。
換一個組再量一次。
(3)請大家來總結用米尺或卷尺量長度的方法。
①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注意右端對著幾米幾厘米。
②用卷尺量時,尺要拉直、拉平。
③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要幾個人分工合作。
3、小結:
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距離,用卷尺量比較方便。
三、鞏固練習。
1、 選擇合適的單位。(課件演示)
(1) 我們的課桌長100( ),筆長10( )。
(2) 大樹高3( ),大橋長20( )。
2、實際測量。
(1) 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 分小組合作測量,3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把量的結果填入下表中。(課件演示)
課桌長( )厘米
寬( )厘米
高( )厘米
教室長( )米( )厘米
寬( )米( )厘米
四、 歸納質疑。
今天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1米有多長?1米等于多少厘米?多少厘米是1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還有些什么收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