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09:36:32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初讀了課文,了解課文大概的內容,它的情節是圍繞這幾個詞語展開,你們能把它們填出來嗎?
( )一團 一籌( ) ( )而出 為民( ) 永遠( )
3.請一位學生讀讀。
他讀得很正確,如果我們能讀出詞語的意思,想象故事的情節就更棒了,再請一位學生讀讀這些詞語——學生齊讀這些詞語
4.小結:同學們讀得真棒,接下來我們就繼續學習課文。
二、新授
1.當兩條惡龍吞食了日月,此時如果你是當時人群中的一員心情會是怎樣的呢?為什么?(害怕、著急、無奈……)
(2)還會出現什么麻煩的事情?
(3)所以人們必須要殺死惡龍,救出日月。
2.但是面對惡龍和各種困難,人們有辦法嗎?你們從哪個詞語看出來人們是沒有辦法的?
(1)師生交流:“一籌莫展”。
什么叫“一籌莫展”?請你把這個詞語好好讀讀(一籌莫展的近義詞:無可奈何、束手無策)
(2)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人們是一籌莫展的?
(3)表揚學習習慣。
(4)從兩個問題感受。為什么這樣說?請你來讀讀這兩句話。(指導朗讀)
(5)還可以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人們一籌莫展?為什么?
人們會怎樣地說這兩句話呢?你們覺得這里可以加上一個什么詞語?
師生交流,指導朗讀
3.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板書:挺身而出
(1)什么叫挺身而出?你能做個動作嗎?
(2)你覺得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
(3)既然這樣,他們此時挺身而出讓你感受到什么?
(4)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夠把這句話讀好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惡龍。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讀了有什么感覺?
(5)齊讀之
4.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氣概,請同學們帶著這樣英雄的氣概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說說自己還感受到什么?你們可以在書上做一些圈劃,也可以把自己感受到的文字寫下來。
(1)學生自讀
(2)師生交流
出示:他們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這兩句僅僅是字數上的不同嗎?聰明的你們一定能夠感悟到些什么?
感受到得到金斧頭、金剪刀是那么不容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艱險,希望為民除害的信念。
板書:為民除害
指導朗讀
(3)繼續交流
出示:他們又冒著生命危險,……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
指導朗讀:生命危險、縱身、惡龍、激戰、三天三夜……
帶著學生體會“縱”!
同學們的體會非常有內涵,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大尖哥和水社姐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為民除害的精神讀出來。指導朗讀(配樂)
(4)老師想問的是在這之前,大尖哥和水社姐他們預測到會有這么多的困難和危險嗎?
你們猜他們有沒有想到自己會有犧牲的可能?
師生交流
想到了竟然還“挺身而出”,你們認為這個“挺”字還需要些什么?
師生交流
讓我們再讀這句話:就在人們……挺身而出,……
5.老師配樂朗誦第五自然段。
(1)同學們,我們知道了傳說的意思,故事的結局往往是對英雄的崇敬,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3)曾經有一位老師組織學生對文章的結局進行了改寫,一個同學這樣寫到……(出示屏幕)
你們覺得這樣寫,和原文比起來,哪個更符合傳說的特點?為什么?
師生交流
點評:傳說就是需要一些“神話”的色彩在里面,讓人們對英雄人物有崇敬的感覺。
(4)讓我們帶著這份崇敬之情,讀讀課文的最后兩個小節。
6.如果將來你有機會到臺灣旅游,站在日月潭的岸邊,你能對大尖山和水社山充滿情感地喊上一嗓子,你會對大尖哥和水社姐喊些什么呢?
(1)學生說
(2)這時,也許會有一些外地的游客看見你這樣,會問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誰?日月潭和他們之間有什么動人的傳說嗎?你或許會把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告訴他們,但如果今天咱們不練練可能說不好,下面我們就來練說這個故事好嗎?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的兩個說好故事的訣竅。
(3)幻燈出示
(4)請同學們對照幻燈的提示,選擇一個片斷自己練習練習。
7.由于時間關系,老師邀請幾個同學來說說幾個片斷。(這里交待得要比較清楚,讓學生明確目標,多給學生練習講的時間)
(1)你想說哪一段?(老師不時地作為游客問幾個問題)
(2)還有誰想說點不同的?(老師隨機提問)
(3)最后一個小節,教師小結
8.同學們,古今中外流傳著很多傳說故事,像類似于《日月潭的傳說》這樣的傳說還有很多,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1)師生交流
(2)教師推薦
大禹治水——精衛填海 ——嫦娥奔月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
三、總結全文
1.同學們,傳說是美好的,人物往往也是偉大的,希望大家在這美好的傳說中感受中國古代傳說的魅力,學習這些偉大的人物。(見幻燈)
2.下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