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課件 > 小學數學教學課件 > 一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 正文
2009-06-04 20:05:26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高中生活 診斷活動 數學夏令營 數學實驗班
3.“想想做做”第3題。
(1)讓學生數數一共有多少顆櫻桃。學生可能會1顆1顆地數,也可能2顆2顆地數。
(2)要求同桌互相2顆2顆地數,在書上填數。
(3)伸出自己的左手,數數有幾個手指;數數兩只手一共有幾個手指,在書上填數。
(4)說明:數數時,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或5個5個地數。
4.“想想做做”第4題。
5.“想想做做”第5題。
(1)數一數,再填空。
(3)指導學生用“第幾只”回答問題。
(4)分別指出10只小鴨和從左邊數起的第10只小鴨。
6.互動游戲。
(1)準備:把0~10各數寫在小卡片上(一張卡片上寫一個數),發給每一個學生;并且做一些用于抽簽的紙條,把問題寫在上面。
(2)游戲開始,指定一個學生抽出一張紙條,并大聲讀出問題。凡是手中有符合問題答案的卡片的學生,立即站起來。比一比,看誰的反應最快。
抽簽的紙條上寫以下問題:
(1)比5大的數。
(2)比8小的數。
(3)6和8中間的數。
四、總結評價,完成作業(略)
教學反思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本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點是:引導學生在歡度國慶歌舞表演的情境中,通過參與看圖數一數、動手擺一擺、看數說一說、照著寫一寫等學習活動,經歷了初步感知物操作——實際應用——臨摹寫數等認識數10的過程。教學設計注意突出10的基數與序數意義,幫助學生理解10
的含義,初步形成10的概念。在“想想做做”的練習中,既滲透10可作為計數單位,又突出可以2個2個、5個5個地計數,建立按群計數的觀念;通過讀數和寫數,引導學生掌握
0—10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建立起相對完整的認知結構。用學生熟悉的鴿子引入,自然貼切,既吸引了學生,又進行了熱愛和平的教育,把學生的注意力很順利地引到主題圖上
充分利用主題圖所提供的資源,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從不同的起點數鴿子的只數和師生的人數,然后從中抽象出數10。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思維往往還要借助于形象直觀的實物圖像和實踐操作的體驗活動作為認識的基礎,這樣的設計適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規律。
從本節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