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六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09-05-25 14:39:13
天津市大港區小學語文畢業考試試卷
班級 姓名 分數
一、看拼音寫詞語。(5分)
xiū sè jì diàn lóng zhòng jǐ liáng huò huàn
( ) ( ) ( ) ( ) ( )
二、組詞。(4分)
妨( ) 謠( ) 監( ) 卸( )
防( ) 搖( ) 臨( ) 缸( )
三、填空。(5分)
1."癡"是( )結構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 )畫;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 )。根據下面句子的意思,用 "癡"字組三個不同的詞語,分別填在括號里。
2.有位聾啞青年對繪畫非常( ),為了把金魚畫活,他常常到西湖邊觀賞,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從不說一句話。旁邊的人以為他有點( ),不能理解他。幾年的時間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 )不改,終于把金魚畫得活靈活現。
四、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0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帶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渲染(xuān) 拘束(shù) 清晰(xì)
B.放肆(sì) 膽怯(qiè) 停泊(bó)
C.侮辱(wǔ) 暫時(zhàn) 氣氛(fè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含辛如苦 堅貞不屈 攻無不刻
B.手疾眼快 應接不暇 語重心腸
C.理直氣壯 一碧千里 同心協力
3.下列句子中帶點詞語的正確意思是( )。
在領導的關懷下,山村吃水難的問題得到解決。
A.要求回答或解釋的題目。
B.需要討論,并加以解決的矛盾、疑問。
C.發生的事故或意外。
4.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遠處小丘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飛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飛過來。
B.天陰得厲害,好像要下雨。
C.手下的人不明白藺相如為什么見了廉頗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
5.下列句子的正確理解是( )。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A.梁國有個姓楊的孩子九歲,非常聰明有智慧。
B.梁國有個姓楊的孩子九歲,什么都聽說過,什么都明白。
C.梁國有個叫楊氏子的九歲孩子,很聰明有智慧。
五、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5分)
1. 歸來飯飽黃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怪生無雨都張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積跬步,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____________。
4.關公赴會--____________。
六、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8分)
1.《草原》一課結尾寫道:"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描寫了這樣一幅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相和》一文中講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貴品質,也贊揚了廉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七、按要求寫句子。(10分)
1.魯濱孫開槍打死了兩個野人。
改寫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寫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怎么會怕廉將軍呢?
改寫成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兩句話用恰當的關聯詞連成一句話。
A.小草很柔弱。 B.小草永遠不會向暴風雨低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可用修改符號)。
A.植樹節那天,老人、青年、婦女、小孩都參加了植樹活動。
B.我們要自覺地維持公共秩序。
八、語文綜合實踐。(6分)
1.在公園某處有這樣一塊木牌,上面寫著:除了你的腳印什么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么都別帶走。這句話想告訴游人什么呢?請你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代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請你用上"可以……可以……還可以……"寫出人們獲取信息的三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7分)
母愛是一根穿針線
母親為兒子整理衣服時,發現兒子襯衣袖子上的鈕扣松動了。她決定給兒子釘一下。
屋子里很靜,兒子正在寫作,只有嘀嘀嗒嗒的敲擊鍵盤的聲音,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親能從兒子的神態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兒子很年輕,卻已是一名聲譽日隆的作家。天賦和勤奮成就了他的今天,母親感到驕傲。
她小心翼翼地拉開抽屜找針線,不敢弄出一點聲響,惟恐打擾了兒子。還好,母親發現了一個線管,針就插在線管上。她把它們取出來,輕輕推好抽屜,
可她遇到了麻煩,當年的繡花女連針也穿不上了。一個月前她還穿針引線縫被子,現在明明看見針孔在那兒,就是穿不進。
她不相信視力下降得這么厲害。再次把線頭伸進嘴里濡(潤的意思)濕,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細,再次抬起手臂,讓眼睛與針的距離最近,再試一次。
--還是失敗。
再試……
線仍未穿進針眼里。
兒子在對文章進行后期排版,他從顯示屏上看見反射過來的母親,怔住了。他忽然覺得自己就是那根縫衣針,雖然與母親朝夕相處,可他的心卻被沒完沒了的文章堵死了。母親的絲線在他這里已找不到進出的"孔",可她還是不甘放棄。
兒子的眼睛熱了。他這才想起許久不曾和母親交流過感情,也沒有關心過她的衣食起居了。
"媽,我來幫您。"兒子離開電腦,只一剎那,絲線穿針而過。母親笑紋如花,用心為兒子釘起鈕扣來,像在縫合一個美麗的夢。
兒子知道今后該怎么做了。因為,母親很容易滿足,就像剛才,只是幫她穿一根針,實現她為自己釘一顆鈕扣的愿望,就會使她的愛暢通無阻。
1.寫出下面各詞的近義詞。
勤奮-- 放棄-- 滿足--
2.聯系上下文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文思泉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譽日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篇短文主要抓住母親的( )進行描寫,在找針線時,母親的動作( ),是因為她怕( );穿針線時,她( )卻也不肯放棄,是因為( );她驕傲,是因為( )。
4.當兒子幫母親穿上針線,"母親笑紋如花,用心為兒子釘起鈕扣來,像在縫合一個美麗的夢。"母親縫合的這個美麗的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兒子知道今后該怎么做了。"如果你是這個兒子今后會怎樣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習作。(30分)
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時時感受著親情的溫暖。爺爺奶奶的疼愛,爸爸媽媽的關愛,兄弟姐妹間的友愛,兒女對父母的孝敬……親人之間經常有一些看似平常,卻又感人的事情,請你選擇一件寫一寫。
要求:
1.題目自擬。
2.選擇一件發生在親人之間的事情寫具體,表達親人之間的情愛。
3.語句要通順,表達要清楚,感情要真實,字數不少于400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