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單元測試 > 語文單元測試 > 六年級語文單元測試下冊 > 正文
2009-05-20 17:37:17
一.看拼音寫詞語。
lan man han hu kong bu ching jing
( ) ( ) ( ) ( )
jun fa ai si ji liang xi sheng
( ) ( ) ( ) ( )
二.給句中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已是懸(xian xuan)崖百丈冰(bin bing)。
2.待(dai dai)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shao sao)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3三發(fa fa)紅色的信號彈(dan tan)升上天空,接著就是震天動地的炸藥包爆炸聲。
4.我們應(ying ying)當盡(jin jin)量(liang liang)減少那些不必(bi bi)要的犧牲。
5.我們永遠告別(bie bie)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坑。
三.選詞填空。
1.彌漫 爛漫 浪漫
(1)雨中散步,好( )喲!
(2)空氣中( )著嗆人的石粉氣味,怪難受的。
(3)故鄉的五月,滿山遍野鮮花( )。
2.損害 傷害 危害
(1)今年這場大雨,使附近郊區的農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
(2)對于那些搶劫殺人、( )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犯罪分子,必須給予堅決打擊。
(3)參觀動物園時,不要輕易靠近那些猛獸的籠子,當心受到( )。
3.冷落 冷清 冷僻
(1)這個( )的小山溝,現在也變得熱鬧起來。
(2)因為是冬天的深夜,街上十分( ),看不到一個人影。
(3)老先生喜歡用些( )的字,兒女的名字也常常讓人認不到。
4.規則 規定 規矩
(1)他給自己定下一條( ),當天的功課如有一點含糊不清,就一定得設法搞清楚。否則,寧可睡晚一些。
(2)按照單位的( ),遲到三次得扣除一天的工資。
(3)這個游戲,大家都不熟悉,小張只好盡其所能給大家講清楚這個游戲的( )。
四.下面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選擇答案填空。
比喻 擬人 夸張 排比 設問 反問
1.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2.這種看法對不對呢?當然不對。( )
3.穿灰制服和長統皮靴的憲兵,穿便衣的偵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 )
4.燕山雪花大如席。( )
5.這潮濕冰冷的水泥地面怎么能睡覺呢?( )
6.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
五.理解課文內容填空。
1.“風雨送春歸”中的“風雨”指的是( )時節的風雨。
2.《十六年前的回憶》中,與“媽,昨天是4月28日”照應的句子是:( )。
3.《燈光》采用( )的寫法,將天安門廣場璀璨的燈火與戰爭年代戰場上的微弱火光進行( ),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輩用( )。
4.“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句話中的“共同的革命目標”指的是:(
)。
5.“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坑。”句中的“破舊的茅屋”指的是( ),“溫熱的土坑”指的是( )。
6.學習本單元課文,我們認識了( )的中國革命的先驅李大釗,為人民解放事業( )的郝副營長,完全徹底地( )的張思德同志。
六.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Ⅹ。
1.“爛漫”和“埋葬”四個字的韻母相同。( )
2.“暫時”的近義詞是“臨時”,反義詞是“永久”。( )
3.“噪音是很難制服的。”“穿黑制服的警察……”兩句話中的“制服”意思相同。( )
4.“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縮寫成最簡句子是“我看到了他的臉。”( )
5.“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是個排比句。( )
6.“在天安門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這句話表達了我對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的革命前輩無比懷念的思想感情。( )
7.“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不是共產黨的宗旨,而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宗旨。( )
8.“追尋你,南泥彎開荒的镢頭”實際上是追尋大生產的運動。( )
9.“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句贊頌梅花凌寒開放的品格。( )
七.讀短文,完成練習。
小水滴的精神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臉,發現昨晚放在這兒的空盆竟盛滿了水。這是怎么回事?“滴答,滴答”的水聲,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我沒有把水龍頭擰緊,水滴到盆里,時間長了,無數的小水滴就匯成了滿滿一盆水。
看著這盆水,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周總理小時候學習很努力,他的作文寫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總是在其他同學剛寫一半時,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閱覽室看書去了。在一次作文課上,他像往常一樣,又早早交了卷去看書了。同學們忍不住問老師這是什么原因。老師沒有回答,卻從他的書包里拿出一個本子交給同學們看。大家翻開本子,都大吃一驚:本子里每一頁都工工整整地寫滿了字,是他寫的讀書筆記和摘抄下來的好詞好句。同學們看了都贊不絕口地說,周恩來是個會學習的有心人。這時,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知識在于積累。周恩來做得很好,我希望你們像他一樣,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將來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知識在于積累。”今天的這件事,使我們對這句話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想:如果我們能有小水滴的精神,我們和知識一定會更加豐富。
1.根據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下子明白了”這個意思寫一個成語。
2.文中“今天的這件事”是指哪件事?
3.周總理小時候作文為什么寫得又快又好?
4.小水滴的精神指什么?
八.作文。
要求與提示:
1.把下面的漫畫寫成一篇情節完整、人物形象生動、具有諷刺意味的故事;
2.題目自擬;
3.全文不少于500字。
寶寶參加洗手帕比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