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長花1000元請廣告公司把簡歷做得像畫冊
來源:文匯報 2009-03-23 08:48:47

家長“清清媽”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瀏覽“小升初”信息,從心儀的A學校一直到保底的E學校,一圈下來確定沒有新消息后,轉而投向《奧 數題庫》,為了回家能夠輔導兒子,清清媽每天糾結于“有幾個雞頭,幾只兔子腿,牛吃草能吃幾天”的題海中……隨著三月漸入尾聲,上海有一批和清清媽一樣的“小升初癡迷者”進入臨戰狀態。
他們放棄家門口的公辦初中,目標鎖定本市20來所“民辦初中”;他們奔波于各個培訓機構,只為獲得“名校”的面試資格;他們翹首企盼三到五月陸續出臺的招生政策和各所中學的招生計劃,希望尋求“變通”;他們沒日沒夜地守在各大論壇,就怕錯過消息。家長戲稱這是“小升初綜合征”———“其實很累,但個個孩子都這樣,我們家怎能不跟上?”
培訓班“吃野食”
“背小豬”、“吃野食”,是徐媽媽對于“走穴”教師和孩子參加課外培訓的說法。徐媽媽的兒子童童在民辦上外滬東外國語學校就讀五年級,為了迎接“擇校大戰”,徐媽媽幾經周折找到“背小豬”的名師,給孩子輔導“高數”,讓孩子“吃野食”。
目前,她已經鎖定了楊浦區的四所民辦初中:存志學校、凱慧學校、蘭生復旦中學、上外附屬雙語學校。這四所學校是楊浦區歷次中考排名的前四名,是無數“小升初”家長眼中的“名校”。“雖然這些名校都號稱不看重證書,看綜合實力,可是看著別的孩子簡歷后都有厚厚一疊證書,我們怎么能不考呢?”上海的“小升初”家長圈子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奧數市里拿獎、英語口語獲四星、語文得個‘現場作文’獎,才有可能獲名校面試資格。
于是,本市的各大培訓機構成了家長雙休日帶著孩子出沒的地方。黃媽媽的女兒小彬在閘北三小讀五年級,他們的周末總是在“趕場”中度過:周六早上9點到11點,四川路“新東方”《新概念英語》,下午1點到3點“思通”學校“語文閱讀和寫作”,緊接著4點到6點中興路“新東方”上奧數,第二天一早,人民廣場新貝少兒英語學校參加外教英語口語培訓。
又愛又恨“小五班”
和一般“吃野食”的課外培訓不同,有一種培訓家長更看重,即名校辦的培訓辦———小升初家長都管這叫“小五班”。“孩子四年級暑假里上過上外附屬雙語學校的‘小五班’,五年級寒假上了一期存志學校‘小五班’,讀完后又報了一期,直到現在,這周要考試了。”
為了擇校,孩子們在就讀的學校之外又多了一個班級,有的同學甚至早上到自己學校交了作業,再請假出來讀“小五班”。讓家長無怨無悔交出那一期500到800元不等培訓費的,正是徐媽媽口中的“考試”。徐媽媽稱,“小五班”會定期組織學生考試,越是臨近“小升初”,考試成績越是關鍵,最終學校會根據成績頒發“優秀學員”,據說憑這個就能拿到該學校的面試資格。以存志為例,“小五班”共招了10個班級,每個班級30多人,平均每個班會評出3名左右優秀學員。“‘小五班’雖然學不到什么,可這是讓學校認識孩子的機會,多報幾個小五班,就意味著孩子多幾個機會。”
“簡歷”做得像畫冊
目前各校的招生計劃還沒全面啟動,所有家長都在忙乎同一件事———做簡歷。前不久,上海某知名小升初論壇上出現了一則“1000多元做簡歷值么?”的帖子,這位署名為“沁天竹”的家長想花1000元請廣告公司制作孩子簡歷。“自己只會做成word文檔,專業設計、廣告公司比較專業,價格倒不是問題。”不少家長表示。采訪中,筆者看到了“小升初”家長朱媽媽委托廣告公司制作的“簡歷”———橫版小開面,彩色油光紙,卡通底紋和孩子的藝術照水印,這本涵蓋孩子的學習成績、獎章證書、文藝特長等內容的“簡歷”似乎更接近于彩色畫冊。
正在經歷“小升初”的家長,都戲稱自己的瘋魔狀態是“小升初綜合征”,可又感覺無法回避。他們覺得,民辦小學里的3L、朗文、英語900句等英語教材,《三字經》、《唐詩300首》、一年十篇中外名作等輔助教材,都是公辦小學所沒有的。這么多內容加上課外培訓、小五班,實際上就是為孩子將來的中考、高考在奠定基礎。“孩子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孩子的失敗就是我的失敗。孩子如果不擠進好學校拼一拼,將來怎么會有好前途?”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