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藝6年只為“擇校”
來源:新華網 2007-04-11 12:00:21

升學的壓力,不僅重壓在高中生身上,也重壓在小學生那稚嫩的肩上。藝考熱也從高招開始向下蔓延到中招、小升初。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家長們使出渾身解數,讓孩子向藝術“靠攏”。家長把孩子的特長當作一種籌碼,希望孩子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依靠這些籌碼突出重圍,殺出一條“光明大道”。
其實,從1996年起鄭州市就開始實行小升初就近分配原則。但對這個原則,家長們似乎不太買賬――英語特長班、樂團、計算機實驗班……這些“特色招生”,似乎既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需要,又為“擇校”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案例
12歲女孩已練琴6年
張萌(化名),鄭州市管城區某公辦小學六年級女生。盡管今年只有12歲,可她與古箏已經打了6年的交道。
近日,記者見到張萌時,她正在省婦幼活動中心附近某輔導班學習古箏。據她講,從開始學古箏起,她便與假期斷絕了關系。周末、寒暑假,當其他同學在父母的陪伴下逛公園、買玩具時,她卻要自己坐公交車,趕幾里路去學古箏。
說著說著,張萌的眼圈紅了,眼淚開始往下掉。
雖然辛苦,張萌還是堅持下來了。現在,只要有空,她都彈上一小會兒。“我想一直練下去,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她說,她一直心儀鄭州某省級示范中學,可要是按片劃分,自己永遠上不了那個學校。“媽媽說學藝術是條捷徑,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招、高招,古箏都能幫我撈分。要是能通過那個學校管弦樂團的測試,我就能順利地在那里學習了”。
張萌并不是一個特例,在她所上的輔導班里,有很多孩子和她一樣,為了升學,在拼命地練習古箏。
學專業只擠占“課余時間”
憑借一技之長進了“名校”的學生,其實還是以文化課學習為重。
“管弦樂團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正常上文化課,課余時間和節假日才會練習樂器和出外演出。”鄭州回中管弦樂團負責人張輝芝老師說,即使偶爾外出表演占用了上課時間,老師們也都會很快把耽誤的課補上。
據了解,鄭州回中管弦樂團的大部分學生,從4歲~5歲就開始學樂器,對樂器都有著很深的感情。學校也為樂團班的學生配備了比較優秀的老師。“樂團班的文化課成績,在同年級一直名列前茅。”張老師說,學樂器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專注,也很有靈性,這些孩子學習起來一點兒也不示弱。
當然,也有許多讓這些特長生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張老師說,他們在招收第一屆樂團學生時,由于沒經驗,錄取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個別學生還改了“專業”,從學二胡改成學大提琴。
據了解,近幾年,也有不少學生學的樂器不能適應樂團的要求,但他們就近“改行”或兼學別的樂器。
分析
學藝術成進名校捷徑
“進入好初中,才有更多的機會上好高中,才能有更多機會考上好大學。”許多家長的想法都一樣,所以只要有一條“捷徑”,他們都會抓住不放。在采訪中,一位學生家長王女士說,為了讓孩子通過一技之長進入好初中,她和老公沒少操心。鋼琴班、黑管班、琵琶班……孩子在輔導班間奔波,他們也得跟著折騰。
事實上,從1996年起,鄭州開始實行小升初就近分配原則。但對于這個原則,家長們似乎不太買賬。
“有的孩子分到了差學校,家長千方百計地把孩子‘拽’出來;一部分好學校不愿意接收差生,就另辟蹊徑為好學生進名校找到了合適‘借口’。”一位教育界人士認為,英語特長班、樂團、計算機實驗班……這些“后門”,既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需要,又為家長們的“擇校”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許多家長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讓孩子走上藝術的道路。”這位教育界人士稱,如今,在鄭州,幾乎每個中學都有自己的特色班或特色項目,社會上一些相應的輔導班就應運而生。
據了解,每年,鄭州回中管弦樂團計劃招收40名~45名學生,可報名的學生年年都在300人左右。因為如果樂團學生中招時繼續報考本校,可以降低50分錄取,專業特別優秀者可以破格錄取。
特長生是教育畸形的產物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長趙鳳桐透露,北京市考慮今后三年內從小學到高中的入學資格,將取消與所有特長生名分的掛鉤。目前,北京市部分特長班已不被承認,今后三年內,中小學特長生也將不復存在。
“特長生是教育畸形發展的產物。”教育界有關人士稱,本來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才會出現這些特長生,可現在,藝術課成了第二學業,不僅瓜分了學生可憐的課余時間,還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本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結果卻附加了升學的功利性目的,將業余的愛好弄成了新的競爭體系。本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結果,學生休息的時間少了,心理的負擔重了,社會實踐的機會沒了。對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都有可能是弊大于利。
“如果有一天,每個學生都會彈琴、都會畫畫,都有一門特長,鄭州市的中小學也將沒有特長班,家長們也不用這么急功近利地讓孩子通過藝考邁入名校的大門。”他說,不過即使沒有了這種“擇校”方法,但只要有學校資源分布不均,學校之間存在著差異,就會冒出另一個擇校的“捷徑”。要從根本上解決這種“擇校”,堵是沒有用的,只有讓校與校之間不存在差異,才能緩解小升初的“藝考”熱。
■憂與思
特長生的成本與收獲?
從2002年起,鄭州教育藝術團回民中學管弦樂團、鄭州外國語中學管弦樂團,面向全市招收具有管弦樂特長的小學畢業生,鄭州四中雪域藝術團面向全市招收具有民樂特長的小學畢業生。每年,這些樂團都會招收40名左右的小學特長生,這就使得一些有一技之長的小學畢業生,有了叩開“名校”之門的敲門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去音樂學校補習樂器的小學六年級學生明顯增多,培訓費也連連攀升。據知情者透露,目前,他認識的音樂老師中,大部分都在外面兼職教學生樂器,而收費也大多在100元/小時。盡管這樣,仍有許多家長不惜血本,把孩子往藝術輔導班里送。
“家長們是為了孩子考學容易,才會讓孩子學樂器。”一位老師說,許多學生都考有各種樂器的等級證書,對于這種證書的“含金量”,她實在不敢恭維。
今年,河南省報名高招藝術類統考的人數達82443人,比去年增加23546人,增幅40%。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鄭觀洲說,我省高考人數目前還沒有達到頂峰,這幾年藝考不會降溫。而據業內人士分析,近年考藝大軍不斷“擴容”,不少藝術專業對口的就業渠道已趨于飽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