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倍問題的特點是利用大小兩個數的和與它們的倍數關系,求大小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解答和倍應用題的最好助手是,采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表示兩種量間的數量關系,以便找到解題的途徑,你要不信,請看下面例題。
例1. 三年級一班和二班少先隊員共做好事360件,二班做好事的件數是一班的2倍,三年級一班和二班少先隊員共做多少件好事?
分析: 畫線段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如果我們把一班做好事的件數作為1倍,"二班做好事的件數是一班的2倍",那么一班和二班做好事件數的和,相當于一班做好事件數的3倍,還可以理解為3份的數量是360件,求出份的數量,也就求出了一班做好事的件數。
解: 一班: 360÷(2+1)=120(件)
二班: 360-120=240(件)
或 120×2=240(件)
答:三年級一班做好事120件,二班做好事240件。
例2. 妹妹有課外書20本,姐姐有課外書25本,姐姐給妹妹多少本后,妹妹課外書是姐姐的2倍?
分析: 畫線段圖
解這道題的關鍵是找出哪個量是變量,哪個量是不變量。從已知條件得出,不管姐姐給妹妹多少本書,妹妹得到多少本書,姐姐和妹妹的圖書總和是不變的量。如果我們把姐姐剩下的書看作1份,這時妹妹的課外書可看作和姐姐剩下的課外書相等的2份,也就是姐妹兩人共有的倍數相當于姐姐剩下的3倍,依據解和倍問題的方法先求出,姐姐現有課外書多少本,再與原有課外書相比較,從而求出姐姐給妹妹多少本。
解: 1.姐妹倆共有課外書的本數是:
20+25=45(本)
2.姐姐給妹妹若干本后,姐妹倆共有的倍數是:
2+1=3(倍)
3.姐姐剩下的本數是:
45÷3=15(本)
4.姐姐給妹妹課外書的本數是:
25-15=10(本)
綜合算式: 25-(20+25)÷(2+1)=10(本)
答:姐姐給妹妹10本課外書。
例3. 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大米320噸,后來從甲糧庫運出40噸,給乙庫運進20噸,這時甲庫存的大米是乙庫的2倍,兩個糧庫原來各存大米多少噸?
分析:根據"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大米320噸,后來從甲庫運出40噸,給乙庫運進20噸",可求出這時甲、乙糧庫共存大米多少噸。根據"這時甲庫存的大米是乙庫的2倍",如果這時把乙庫的大米看作1份,那么甲、乙兩庫所存的大米就相當于乙庫的3倍,于是可以求出乙庫存大米多少噸,進而可求出乙庫原存大米多少噸,再求出甲糧庫原來存大米多少噸。
解: 1.甲庫運出40噸,乙庫運進20噸,這時兩個糧庫共存大米的噸數是:
320-40+20=300(噸)
2.這時乙糧庫存大米的噸數是:
300÷(2+1)=100(噸)
3.乙糧庫原存大米的噸數是:
100-20=80(噸)
4.甲糧庫原存大米的噸數是:
320-80=240(噸)
綜合算式:
乙庫 (320-40+20)÷(2+1)-20=80(噸)
甲庫 320-80=240(噸)
答:甲糧庫原存大米240噸,乙糧庫原存大米80噸。
例4. 水果店運來水果380千克,其中蘋果比梨的3倍還少40千克,水果店運來蘋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分析: 把梨的數量看作1份,由于蘋果比梨的3倍還少40千克,如果用運來水果的總和380千克再加上40千克就等于梨的重量的4倍。
線段圖:
解:1.運來梨的重量是:
(380+40)÷(3+1)=105(千克)
2.運來蘋果的重量是:
105×3-40=275(千克)
或 380-105=275(千克)
答:水果店運來梨105千克,運來蘋果275千克。
例5. 學校圖書館買來故事書、科技書和文藝書共1000本,科技書比故事書的2倍多12本,文藝書比故事書少20本,求學校買故事書、科技書、文藝書各多少本?
分析: 根據條件,科技書比故事書的2倍多12本,文藝書比故事書少20本,可知都是同故事書相比較的,以故事書的本數為標準,作為1份數額解答。已知三種書的總數是1000本,如果給文藝書增加20本,那么就和故事書同樣多了,再從科技書里減少12本,那么就相當于故事書的2倍了,而總本數變為1000+20-12=1008(本)相當于故事書的4倍。
線段圖:
解:1.故事書的本數:
(1000-12+20)÷(1+1+2)=252(本)
2.科技書的本數:
252×2+12=516(本)
3.文藝書的本數:
252-20=232(本)
或 1000-252-516=232(本)
答:學校圖書館買回故事書252本,買回科技書516本,買回文藝書232本。
小結: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和倍應用題的解題要點是:
和÷(倍數+1)=小數 (較小的數,即1倍數)
小數×倍數=大數 (較大的數,即幾倍數)
或 和-小數=大數
練一練
1.園園和方方共有圖書84本,方方的圖書本數是圓圓的2倍,她們兩個各有圖書多少本?
2.甲、乙兩個油桶共存油240千克,如果把乙根的油注入甲桶40千克,這時甲桶存油正好是乙桶存油的3倍,甲、乙根原來各存油多少千克?
3.果園里種桃樹和梨樹共340棵,其中桃樹的棵數比梨樹的3倍多20棵,兩種樹各種多少棵?
4.玲玲爸爸的工資是媽媽工資的2倍,她爸爸從工資中花了360元買了一輛自行車,正好是玲玲爸爸、媽媽工資總和的一半,玲玲的爸爸每月的工資是多少元?
5.有兩堆水泥,第一堆有87袋,第二堆有69袋,那么從第一堆拿多少袋到第二堆,就能使第二堆的水泥是第一堆的3倍?
練一練習題答案
1. 圓圓: 84÷(2+1)=28(本)
方方: 28×2=56(本)
2. 原乙桶: 240÷(3+1)+40=100(千克)
原甲桶: 240-100=140(千克)
3. 梨樹: (340-20)÷(3+1)=80(棵)
桃樹: 340-80=260(棵)
4. 媽媽: (360×2)÷(2+1)=240(元)
爸爸: 240×2=480(元)
5. 87-(87+69)÷(1+3)=48(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