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廣州學位緊如何容納佛山學生?
來源:信息時報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2-11 09:55:58

即日起,信息時報將推出廣佛同城化系列報道,就兩地孩子讀書、百姓醫療、通訊、養老等民生話題進行探討與直擊,并開通熱線電話020-34323116和網上調查,歡迎讀者建言。
南海每年數千孩子游走廣佛
南海區是廣州佛山兩地交界點,該區招生辦章主任告訴記者,近年佛山南海和廣州兩地孩子共融互通、結伴上學現象越來越普遍。南海區每年高中招生1.5萬人,其中1000人是來自廣州。如果放寬到初中和小學,每年這樣的游走學生數千人。
“廣佛同城化”是否引發新問題呢?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地緣靠近,不少在交接地區居住的學生都希望到異地就讀,然而由于行政區域的劃分、教育優質資源的稀缺,至今為止難以打破這個壁壘。正因為如此,廣佛兩地教育互通也引起不少爭議。
廣州名校數量多過佛山
記者調查發現,從兩地教育整體情況來看,佛山和廣州都是教育強市,基礎教育方面旗鼓相當。佛山2000年已提出要普及高中教育,目前中學供應學位比畢業生人數還要多。廣州已有若干學校探索12年一貫制的辦學模式。從優質教育資源來說,兩地優質學位(省一級學校的學位)達九成以上。但名校方面,當年進入省一級學校的16所中學當中,廣州占4所,佛山占1所,廣州占有優勢。
廣州家長肯定會有意見
“佛山學生當然希望能上廣州名校,但行不行得通?廣州人會不會跳起來?”鄧矢平說,本來優質教育資源不多,本地已經競爭激烈,外地還來爭怎么行。現在公辦學校由各地財政撥款,錢從哪里來?納稅人身上來,用本地納稅人錢花在異地學生身上,納稅人首先不同意。
同樣,佛山泌沖村村民鄒允立也表示憂慮:“孩子能到廣州名校讀書當然好,但我們都涌進名校爭學位,廣州學生家長難道不會有意見?相當于外來工子女來佛山,也只能到民辦學校一樣,到公辦學校占名額,佛山學生家長也有意見。”同城化當然好,但應設立門檻,否則影響好學校的生源素質。
學位緊難容納佛山學生
廣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難以容納佛山學生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州學位吃緊。據稱,目前廣州承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已有47.5萬,怎么能夠安排好他們已經是絞盡腦汁,何況要在政策上特別放寬,接納其他地區學生?如果佛山學生來廣州讀書,仍需按照舊辦法,即14類外來務工人員的優惠政策進行。
此外,不少人還提出,廣佛教育同城化,兩地教師是否能流動呢?對此,政協委員表示難行,教師流動是教育同城的老大難,各地接納教師要求和條件不一致,佛山五個區教師流動都難以實現,何況到別的城市。
主管部門
佛山市教育局:兩地教育一體化是趨勢
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長蘇年福說,廣州、佛山兩地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使得“兩地教育一體化”成為必然趨勢。如果廣州優質教育資源能為佛山共享,必然讓兩地在相互學習中有所提高。兩地一體化不僅僅令廣佛邊界居住地百姓子女讀書問題得到解決,更令優質教育資源得到共享。目前,這樣的設想實施時會有障礙,但隨著兩地不斷發展共融性的加劇,這種藩籬一定會被破除。
廣州市教育局:兩地學生互選學校難行
對于政協委員提出的教育同城化,廣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兩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想法是好,但實現形式多種多樣,兩地學生互選學校短期內實行有困難。“兩地有各自獨立的財政,是否調換需要政府層面協調解決。另一方面,義務教育階段一直以來貫徹就近入學原則,不要說是跨市,跨區就讀也不提倡。互換就讀還需要考慮許多因素,如交通、道路等等,并非教育局層面能夠解決。”
其實,廣佛兩地教育有其他合作可能,信息資源以及教師資源可以優勢互補。如行政方面可以組織交流學習,像校長沙龍等活動;教師可以把優秀課件、優秀論文放到互聯網上彼此交流,兩地學生可以組織冬令營、夏令營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