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寒假特殊的學習任務——“雙家務作業”
來源:新浪教育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1-21 09:50:11

寒假開始了,有些學校學生們除完成寒假作業外,還將自選一項特殊的“雙家務作業”——即在這個寒假里承擔一項家務,并在家長的指導下學會一項家務。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學生自選的“雙家務作業”項目五花八門,既有常見的做菜做飯、洗碗、掃地或者整理房間,還有擔當“臨時爸媽”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學生心得]
意識到“看人挑擔不吃力”
其實,某中學給學生布置假期“家務作業”已經不是第一次。“我上個假期想學的家務是做蛋湯。”學生小潘坦言,自己原來覺得這是一項非常簡單的任務。“不需要媽媽演示,我就能夠做好,結果一股腦把雞蛋倒進油鍋,蛋湯變成了蛋疙瘩,首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另一名女生的經歷更有趣,學做菜又怕油濺,袖套、手套、圍裙“全副武裝”,臉上還找了個孫悟空面具戴上。“想想我做一個菜都要這樣大動干戈,爸爸媽媽真是不容易。”
學生小李也通過做“雙家務作業”體會到了“看人挑擔不吃力”的感覺。“家里的保險絲跳了,爸爸跟我講了幾種可能出毛病的可能。我突然發現,家里的電路似乎到處都有問題。看來,表面似乎輕松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平時的積累和動手經驗。”
相比做菜做飯,讓十三四歲的孩子扮演“臨時爸媽”,承擔照顧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的任務則令人好奇。初三學生小玲的妹妹還在上幼兒園。“假期里有段時間,我負責在家照顧她。”可是,小朋友一點不“太平”,看到什么都要摸摸、問問:“姐姐,熱帶魚為什么不能吃啊?”、“姐姐,烏龜會下蛋嗎?是先有烏龜還是先有烏龜蛋?”小玲事后感慨地說:“我只要面對小朋友幾天,而爸爸媽媽卻要天天面對孩子,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
[家長看法]
從小培養 VS長大再說
孩子在家要不要承擔和學習家務,干哪些家務?網上關于“家務”的帖子,引出的家長看法卻千差萬別,核心是孩子的能力重要還是考試成績重要。
在某知名育兒論壇上,網友“悟空媽媽”發帖說,自己已經開始“訓練”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按照她的講述,兒子現在能自己疊放衣服、收盤子收碗、自己洗澡、掃地、收拾玩具和自己的床鋪。也有家長認為,讓孩子適當參與做家務,也是勞逸結合放松的一種好方式,再按勞計酬,是一種理財教育。
不過,也有許多家長不以為然,坦言“家務活是老的一手包辦,嫌小的做不好”。市民劉先生表示,孩子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現在孩子的功課這么忙,學習都來不及,再讓他們做家務、學家務,實在是不忍心。將來孩子上不了好的學校,會做家務也沒用。”更有家長表示,只要告誡孩子有勞動意識就行。家務活一般“技術含量不高”,孩子長大了再學再做也不難。
某中學教導主任告訴記者,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感恩心非常重要,讓學生承擔一項家務和在家長指導下學會一項家務,一方面可以促進親情和家庭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辛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