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教育真正的意義是為幼兒數學的學習做準備
來源:《成長的煩惱》 文章作者:小巫 2008-11-06 14:23:04

幼兒學習數學有現代數學教育和傳統數學教育的沖突和矛盾,這就需要我們轉變教育觀念。傳統的數學教育以書本知識為基礎和起點,現代數學教育是以環境教育資源為依托和背景,要有數學活動材料的提供,再通過操作活動向幼兒提供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嘗試。提供的材料是豐富的、科學的、合理的,讓幼兒在操作、擺弄、探索中積累數學經驗。
在生活中教寶寶學數學
幼兒數學教育真正的意義是為幼兒數學的學習做好經驗的準備,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對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及空間關系從感知、觀察、操作發現式的方法主動探索,發展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為此,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活動中的資源,讓幼兒感受生活和游戲中數學的有趣。善于發現引導幼兒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情,在與環境互動中去感受,體會。例如——
1.在體育活動中,幼兒從爬、走、跑、跳的運動中感知空間方位。
媽媽說:你往前走,我往后走。
我們向上走,我們向下走。
我們上樓梯,123……
我們下樓梯,123……
這樣,在運動中寶寶就獲得了大量的關于數學的經驗。
2.在語言活動中,有數字歌、量詞歌、數數歌。不僅幫助幼兒口頭語言的發展,又有背誦式的數數。
一望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門前六七樹,
八九十枝花。
3.在日常生活中。
吃飯時,擺放一個勺子
兩個碗
三個盤子
四雙筷子
媽媽一邊說,一邊做,幼兒就會獲得“量詞”的經驗。
穿鞋的時候,媽媽說:
我的鞋大
寶寶的鞋小
隨著年齡的長大,鞋子會變小,寶寶不能穿了,幼兒獲得了大小變化的初步概念。
此外,家中的日歷牌、電話號碼、郵箱號、門牌號、生日卡都是數字的展現,印在幼兒的眼簾中,他也在默默的吸收。幼兒在與數字接觸過程中,我們要向他們明確命名。說出數的次數越多,孩子對數的印象越深刻,漸漸會記住,并從內心感受到它的真正含義。
在幼兒的生活領域中,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數前教育內容,只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恰恰忽略了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我們應該更新教育的理念,善于利用環境,引發幼兒主動探索。
下面我們以幼兒各個年齡階段舉例,供家長參考。
0-1歲的家庭數學活動
我們知道手的活動與腦的活動之間有密切的關系,人的手就像是人的第二個腦,開發幼兒大腦與動手操作緊密聯系。幼教前輩陳鶴琴先生提倡“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我國教育部在幼兒園、小學引進(LEARNINGBRDOING)科學教育改革實驗,都是讓兒童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因此,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精細動作是十分重要的。嬰幼兒期手的動作發展階段在1歲時是全掌運動階段,2歲時是手掌可將物體分離階段,3-4歲時可用手指進行相拼動作階段,5-6歲則是精細動作發展階段。
建議在0-1歲期間可做下列游戲、活動——
1.做被動手指操,媽媽邊說兒歌邊做動作,按摩幼兒手指。
兒歌
一只手,五指頭;
大拇指,二拇弟;
中指樓,四兄弟;
十妞妞,五小弟。
這里有語言、動作,有數字。
2.洗臉、洗澡時向幼兒觸摸身體部位,介紹名稱——命名。如一個頭,兩只手,兩只眼睛,兩條腿,兩只耳朵……
3.日常生活中,吃飯、喝水時,告訴幼兒:
你喝一杯白開水。
你用奶瓶喝牛奶,這是一瓶奶。
你要一口一口地吃飯。
4.半歲后,幼兒有了認識物體的需要和能力,要求幼兒用手指向物體,可以促進手指與大腦智慧的結合。
5.有意識地在孩子手中放些物品,練習握力。
媽媽說:你吃一塊餅干,
你拿一個搖鈴。
6.8個月后,在幼兒面前放三塊積木,試讓幼兒取,媽媽和幼兒互動。
我取第一塊,
寶寶取第二塊,
我們一起取第三塊。
7.有引導性地讓幼兒扔皮球玩,既訓練手的動作,又可以邊扔邊數數。
8.準備三個玻璃透明杯,裝有紅、藍、綠顏色的水,媽媽操作讓幼兒觀察:
a.認識顏色,告訴孩子這幾種顏色的名稱。
b.三個杯互相倒,觀察水量的變化,認識多、少,誰多、誰少。
(作者:小巫)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