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特級老師談數學學習方法
來源:網絡 2008-10-15 17:30:50

人大附中王金戰老師,他帶的一個55人的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10人進入劍橋、耶魯、牛津等世界名校;25人次奪冠于全國各類競賽項目;他在全國舉辦過數百場講座,他的講座,讓上百萬家長熱淚盈眶、為之震動、為之頓悟;一位父親為了能和他交談,自費買機票坐在他旁邊全程陪同;在新疆,兩千名學生在聽完講座后,自發列隊站在雪夜里為他送行;經常有家長從全國各地帶著孩子不遠萬里趕來向他當面咨詢。
現將王老師講座中關于數學學習方法摘抄如下:
我(王老師)是學數學專業的,教數學也有二十多年。數學是考能力的。什么叫能力?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就叫能力。基礎包括什么?就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基本概念。就是指哪些概念,要認真剖析,如果概念理解不深刻,不到位,會對后續的學習造成很多的困惑。學生不知道錯在哪兒,根本也在概念理解不到位上。
基本技能。好多家長說孩子馬虎,一道題其實會做,但就做不對。好多家長也把這個錯誤歸結為孩子馬虎,粗心,其實是不對的。這就是基本技能不過關,這個現象幾乎存在也每個學生身上,但是好多家長總是拿出心馬虎說事,老說你看我這個孩子馬虎。我說:你知道別的孩子不馬虎嗎?只要是學生共有的特點,家長就不能說是這個孩子獨有的特點。學習數學就是要解決馬虎的問題,讓學生變得不馬虎,這就是數學的特點之一。
基本方法。因為數學上,有好多的數學思想方法還是非常重要的,只是高考的一個重點。比如說數形結合,方程思想等等,都是數學上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挫折,沒關系,只要經常反思,犯錯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于是今后逐步進入到一個好的境界。這需要一個過程,過程需要恒心。
好多同學就是在這些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方面出了問題,又不明白為什么上不去。這一學科就成了你的弱項了,就導致了偏科的現象。
考場如戰場,偏科乃是考生的一個大忌。對于偏科是不可取的。解決偏科問題,首先要解決心態問題,第二才是方法問題。有的同學數學這一科不好,學不好就想放棄。以我的感覺,越是某一科薄弱的學生,上升的可能性越大。比如數學能得140分,可想達到150分就太難了。如果你數學得70分,往100分努力其實是很容易的。稍微費點兒力氣,只要把基本的題會做,數學就能拿100分。
所以,數學學習的一個方法,就是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其實,一個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學習和掌握起來并不難。
我覺得學生做題,尤其是做數學題,一定要會思考。這點非常重要。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學習和思考都很重要。
愛因斯坦帶過兩個學生,其中有一個學生天天在看書。愛因斯坦早晨來的時候,發現這個學生就在看書;晚上來的時候,發現這個學生又在看書。愛因斯坦就問他:“你早晨看書嗎?”
學生回答:“是的,先生,我早晨在看書。”
愛因斯坦接著問:“那么你中午也在看書嗎?”回答是中午也在看書。
愛因斯坦問:“那你晚上也在看書啊?”
這個學生心想老師是不是要夸獎我了,就趕緊說:“我晚上也在看書。”
沒想到,愛因斯坦這樣問:“那你什么時候在思考?”
好多學生沒有領悟數學的特點。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光去追求做題的數量,就像狗熊掰玉米,效果不知道。這樣學數學,一般學不好。一道題做錯了,不管是老師批改的,還是自己對答案對出來的,你應該立即反思,這個題錯在哪兒?這樣的反思不會耽誤多長時間,但從此以后,遇到類似的錯誤就可以避免,數學就會逐步學好。
從這點上來講,我反對數學搞題海戰術,而提倡解題后的反思和歸納。當然,不搞題海戰術并不是不做題,必須有一定題量的保證。我經常給學生強調一個觀點,這一道題,高考不考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為什么要做?另一道題高考不考的可能性也是百分之百,為什么還要做呢?現在有些學生作業題一堆一堆的,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經常加班到深夜,第二天又無精打采,長此下去造成惡性循環。只有解決好為什么學數學的問題,把數學特點理解好,知道學數學是為了干什么,學生在學數學的時候就會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才能煥發出學習的自覺性。
回到上面說的,這個題高考不考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為什么還要做這個題呢?就是通過做這個題訓練一種速度,提煉一種方法,形成一種技能。這個題目的思想和方法,因為你做這個題,就在你頭腦中得到沉淀。將來再遇到類似的題目,類似的現象,一刺激你的大腦,大腦的沉淀被激活,于是當年的情景就會回想起來,于是遇到這個題目,就立即搜索到一些解法和答案。做題的意義就在這里。
數學是不怎么需要記憶的一門學科,一般數學有很多公式,但是這些公式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你都能理解就會用了,你用得越來越熟練,就不需要格外費勁去記憶了。所以說,有很多人把數學當成一門記憶的學科,這就錯了。數學沒有記憶的負擔,你只要能力上去了,就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很好學的一門學科。有些同學一學數學,首先就顧慮膽怯,好像天生就學不了數學,這都是因為不了解數學的緣故。
現在,我們就能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了。數學是換腦的一門學科。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學數學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換腦。說得通俗一點,當你考慮不嚴謹的時候,通過數學的訓練變得嚴謹了;當你計算不準確的時候,通過數學變得準確了;當你反應不靈活的時候,通過數學的刺激變得靈活了,于是這個學生整體素質就得到提高了,整體素質提高了,學生將來干什么都能行,數學的特點就是在這兒。
所以,數學這門學科雖然看似沒有用處,但是掌握數學的人,將來干什么都具備了基礎。比如說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好多都是數學專業畢業的。他們把數學應用在經濟上,就形成了一種經濟理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