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因材施教值得借鑒
來源:荊楚網 文章作者:記者邵娟 通訊員范朝陽 2007-12-17 07:44:34

去年9月至今年8月底,來自全國的32位中小學語數教師,參與教育部與香港教育統籌局“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赴港擔任教學教研指導工作一年。武漢市有兩名教師參加,謝菲是其中之一。
分組上課 因材施教
為了真正實行因材施教,香港許多小學按學生能力的不同進行分組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除了教授基本內容外,還于課后舉辦學習活動;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學校開設加強輔導班、課后功課輔導班、英文學習班等。當然,這些輔導班的學習是免費的。
重視傳統文化活動
香港的課堂沒有過多教學技巧,注重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課堂不是學習的唯一場所。在這里,校園活動和社區活動豐富,尤其是注重開展傳統文化活動。
有一所小學三年級開設了一門光影課。學校特地從內地聘請了著名的皮影戲藝人定期到學校表演。同時,學校組織了學生皮影戲表演社團,請專家指導,排演傳統及現代皮影戲。
謝菲到港不久,正逢中秋節。學校教師引導學生一起設計、制作花燈,師生共同收集燈謎。中秋節當天,學校除了在操場上開展猜燈謎比賽外,還設置了中秋節傳統習俗展示區、中秋詩文誦讀區等。整個活動在《但愿人長久》的溫馨歌曲中進行,傳統文化浸潤著學生的心靈。
學生壓力大 小升初關注比賽經驗
以圣公會小學為例,學校每天9節課,每節30分鐘,上午6節。謝菲說,在香港,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放學后,他們和內地學生一樣參加各種社會培訓班。
另外,在那里,小學升初中時,初中學校除關注學業成績外,還要參考學生在小學階段參加各項比賽的經驗。
謝菲說了一個小故事。謝菲輔導那里的學生參加朗誦比賽時,看到參賽學生普通話很差,較為驚訝,因為在內地,學校推薦的參賽學生都是實力較強者。校長告訴謝菲,這里的學校和家長不是很關注比賽結果,只要孩子愿意參加,老師就負責輔導,重要的是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得到了鍛煉,積累了經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